按照当地风俗,新婚第二天,钱友鹏要陪着小玉回娘家,这叫做“回门”,表示女儿虽然嫁了人,却不忘生养自己的地方。而从男方那个角度来说,就是拜望岳父母,暗含着双方老人都孝敬,两个家庭都照顾的意思。另外,这天不但新女婿要陪着女儿回娘家,新女婿的亲戚和好友也要陪同一起来,还要给岳父母家送上好多东西,有的还要抬着活猪、活羊前来,而居住在城里的,就抬着猪肉、羊肉、酒什么的,总之,就是女婿出钱出物,在娘家招待娘家人和娘家的亲朋好友。

可是,婚礼上母亲不伦不类的穿着,给钱家丢了脸,况且洞房之夜小两口还为此事闹了一架,当小玉说今天应该回娘家的时候,钱友鹏气嘟嘟的,没好气地说:“昨天的事我还不知道怎么向我妈交代呢,哪有心思陪你回娘家。要回,你一个人回。”

这简直是混帐话,哪有回门的时候新郎不陪着,新娘一个人回家的道理?要按照过去的观念,如果新娘一个人回门,那就意味着退婚或被婆家赶出了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关乎娘家的声誉,关乎新娘的清名。小玉鼻子都气歪了:“你这不是故意找事吗?”

钱友鹏躺在沙发上,一只脚跷在另一只脚上,一晃一晃的,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我找事?我们家就我这么一个儿子,也只有这么一场婚礼,全让你妈给搅了,是你们家找事,还是我找事?”

小玉见他如此,不由得来了气:“不就是一双旧布鞋吗,至于不。要说丢脸,那也是丢我们王家的脸,关你们家啥事,用得着上纲上线吗?”

一个是针尖,一个是麦芒,两人互不相让,又吵了起来。

婚后第二天回门,这是事先就商量好了的,小玉还特意邀请了自己最好的两个闺蜜来陪同,这会正好进了钱家门,见到了他们争吵的一幕。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由于这两个闺蜜跟小玉最铁,闺蜜甲忍不住替小玉打抱不平:“就算阿姨昨天没对,但她是无意的,你今天不去,是故意的,两者之间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钱友鹏摆出一副耍横的样子,也可以说是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我不管什么性质不性质的,反正今天我就是不去。”

两个闺蜜见钱友鹏不吃硬的,就来软的,给他说了一大堆的话,希望把他的思想做通。没曾想,软的他也不吃,就是一块滚刀肉。

小玉知道,再怎么劝也不行,就跟两个闺蜜说:“这样,我也不回去了,麻烦你们去我家,陪陪我妈。”

两个闺蜜互相用意味深长的目光对视了一眼,讪讪地离开了钱家。

既然小玉也不回去,她们也不着急,上了车后,先聊上了。

闺蜜甲说:“这算啥?新婚第二天不回门,我还从来没听说过。”

闺蜜乙叹了口气:“我原以为小玉这回修成正果了,没想到刚一结婚就搞成这样。”

“按照老人们的说法,这不是吉兆,今后他们怕是要出问题。”

“谁说不是呢,昨天阿姨是不对,但也怪不了阿姨,要怪只能怪小玉把这事给忘了。钱友鹏抓住这个失误不放,死活不肯陪小玉回门,我看小玉今后怎么向阿姨交代。”

闺蜜甲像想起了什么:“我听说,她哥哥嫂子离了,哥哥现在下落不明。她哥哥我见过,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要是有他在,事情就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

“我也听说了这事。先不管这些了,我们两个怎么跟阿姨说?”

“还能怎么说,实话实说呗。”

“那可不行,要是让阿姨知道小两口吵架赌气,还不把她着急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