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几天,小玉和钱友鹏来了一次,还带来了小玉的一些同学和朋友,这些人主要是来商量如何布置小玉的闺房,迎亲那天用得上。母亲本来就不赞同这桩婚事,也就没心思张罗,他们想怎么搞,随他们去。
本来说好,要给20万的彩礼,可都已经准备布置闺房了,也没见钱友鹏把这笔钱给母亲,母亲实在忍不住了,把钱友鹏叫到一边,悄悄问他:“不是说好了20万的彩礼吗,怎么没给我?”
按照当地的风俗,在商量婚礼的时候,男方就应该把这笔钱给女方娘家的,所以母亲有这么一问。钱友鹏一愣,跟母亲说:“妈,这笔钱我们家早就给小玉了,她没跟您说?”
于是,母亲又把小玉叫到一边:“彩礼钱是怎么回事?”
小玉跟母亲说:“他们家早给我了。我想,放在我手上跟放在妈手上是一样的,所以没跟你说。”
得,小玉啥主意都自己拿了。嫁给谁,她拍板;啥时结婚,她拍板;彩礼收多少,她拍板,并且还自己保管。反正,一切都是她自己说了算。这就是说,从小玉决定嫁给钱友鹏开始,母亲没收到钱家任何表示。
母亲心头一凉,又问道:“那嫁妆呢?”
小玉回答道:“他们家给了这方面开支的,我已经安排了,让我的闺蜜帮着料理,就不用您操心了。”
母亲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小玉:“这就是说,我的责任就是辛辛苦苦把女儿拉扯大,女儿要出嫁了,就没我什么事了,让我靠边站?”
小玉见母亲脸色不对,跟她撒娇:“妈,您也不要生气,我这不是为您好吗?您想想,我哥现在联系不上了,家里再没其他人,我自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您不就省心了么?”
母亲冷笑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回到自己房间,把门关上,任他们折腾。
本来,按照当地的风俗,男方还应该给女方家人置办新行头,既然小玉和钱友鹏没说,母亲也懒得问。
母亲躺在床上,心想,这个女儿,我一辈子把她宝贝得不得了,啥事都是压着哥哥,让着她,好处都是她的。所谓彩礼钱,那是未来的女婿孝敬未来的岳父母的,也可以说,是给两个老人养老的,岳父不在了,那就是给岳母养老的。现在倒好,彩礼钱她自己收着,一分不给我这个当妈的,等于是我一分钱不要,白白把个女儿嫁了出去。
这时,母亲想起了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个小玉非常自私,母亲现在是相信了,心中说道:真的是个白眼狼。
婚礼前两天,小玉专门回来了一趟,跟母亲说:“妈,我后天就出嫁了,当初我跟您说好的,外婆给您的那只手镯作为我的嫁妆,您现在就给我吧,我后天还要戴着它出嫁呢。”
母亲现在算看透了,不但这个女婿靠不住,连女儿也得打问号,所以她学乖了,对小玉说:“那只手镯我自己留着,哪天要是吃不起饭了,卖了它,还能多活一年半载。”
其实,还有母亲没想到的事在后面等着她,小玉举行婚礼之后,母亲给她打过电话,询问自己今后养老的事情。小玉在电话里说:“妈,我哥给你的钱,你都存起来了,足够你养老,我和钱友鹏就不操心了。当然,以后妈有用得着的时候,我们不会袖手旁观。”
小玉这么说,等于是告诉母亲,今后她的养老问题他们就不管了。虽然后面还有话,等于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至于能不能兑现,鬼才知道。
到了迎亲当天,凌晨的时候,小玉的同学和闺蜜就到了家里,准备迎亲的各项事宜,母亲推说自己神经衰弱,怕吵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随小玉和她的人折腾。
钱友鹏带着男方的迎亲队伍把小玉迎接走了之后,留下小玉的一个闺蜜,到时陪母亲去婚礼现场。到了吃早餐的时候,母亲才从房间里出来,母亲认识小玉的那个闺蜜,叫上她,去小区外面的早餐店吃早餐,也就是遇到小彬一家人的那个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