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墙上,朱高炽远望着城外的群山与绵延起伏的丘陵。或许是漫天飞舞的大雪让朱高炽的视线模糊起来了,在他眼中的群山此刻若银蛇般舞动起来,而平原中的丘陵也若白象在迁徙。
充满动感的北国风光让朱高炽不由地心旷神怡起来。
诗兴大发的朱高炽正欲将胸中的激昂文字吟诵出来之际,却被一阵靴子踏雪而发出嘎吱之声给扰乱了心中的灵感。
回头望去,朱高炽发现是张辅,他笑着道:“文弼来了”。张辅行礼后,并陪着朱高炽看着城外的美景。良久,朱高炽轻声地道:“让姚继去干是对的。天下之财要是都能让一家给赚了。长此下去,这户人家必然会谤满天下”。
张辅回道:“还是世子看的远”。朱高炽脸上出现一些尴尬,他道:“之前这事大兄跟我说过,当时我非但没有阻止,而且还有将其完善”。
虽然昨晚谁都没有提起世子也牵涉其中,但张辅此刻见到世子如是表示,却不觉得有任何奇怪。这事若是没有世子参与,昨天晚上那家庭会议就不可能会产生。
张辅认真地道:“那些能一劳永逸的锦囊妙计只是在书中;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环境时时刻刻在变化,之前制定的计划似乎得随着现在所处环境去修正”。
朱高炽点头认同地道:“说得没错。我们不仅是要做事之人,而且还是那种能做成事之人”。
朱高炽接着又沉声地道:“咱们不能成为那种一直活在自己梦中,嘴上嚷嚷几句,遇到困难就可以藉此收场之人”。
张辅见此,认同地说:“其实世子与长兄所想的这个“汇票”,势必会让天下钱财加以流通,这也确实利国利民”。
看到世子有些疑惑地看着自己,张辅继续说道:“由于世子与燕王殿下都认同先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治国理念。”
“而法制就好比一个能让商家们感到安稳的鸡窝,财物流通就好比各种鸡食,此两者若是达成了,商人们自然会去购买更多母鸡来生蛋继而发更大的财,而鸡场的鸡要是多了自然就需要请更多的人手”。见世子似乎仍有些不以为然,张辅解释地道。
朱高炽淡然一笑,道:“当初我同意汇票,只是为了父王的征战而做的权宜之计。”看着一脸了然的张辅,朱高炽点头地接着道:“不过让愿意做事的百姓有事可做,的确才是民心能得以安稳的根本”。
最后朱高炽斩钉截铁地道:“这个“汇票”有关事宜,应该作为国策来对待”。
听到世子这样说,颇有知己之感的张辅有些激动。但在想到历史中明朝,张辅心中却开始有些意兴索然。
或许是朱高炽觉得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或许是他认为张辅其实对这个并没有什么兴趣,他问道:“文弼此次前来是因为又要出征,所以来向我告别”?
张辅回道:“早上接到调令,让我即刻赶往大宁,替代陈都督镇守边关”。看着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世子一会,张辅又笑着接着说:“我这次确实是来向世子辞行的”。
朱高炽点了点头,对即将镇守边关的张辅郑重地说:“期待下次会面”!听懂意思的张辅随后也郑重地向肩负守城重任的世子回道:“期待再次相见”!
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说成功之后事情确实有点荒唐,这两人都意识到这点。
张辅此次前去大宁,只带了高士文与刘才与百名缇骑。
带着高士文,是由于他容易认死理,自己不在的话,张辅担心他会吃亏;刘才是燕王指定他一起去的,毕竟刘才与张辅的关系在那,而刘才又在大宁待得久各方面都比较熟,燕王认为有他在的话,张辅也容易上手。
陈亨见到张辅到来,在当天就与张辅做了交接。在陈亨心里张辅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一直就看好他。在认为张辅能做好镇守这差使的前提下,陈亨与他儿子带着部下当夜就离开大宁,向北平而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