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济睡到天快亮的时候,胡老铁就把他叫醒了,
胡老铁已经收工,见白济醒了过来。道:“刀打好了。”说完,把刀递给白济。
白济看了胡老铁一眼,见他的脸色有些憔悴。想是他一把年纪熬了一夜后多出来的症状。
白济接过了刀。拿着刀仔细地看了看,那是一把长一尺六寸、宽六寸的砍刀,虽然还没有开锋过,但刀口锋锐,隐隐透出了几分寒意。白济试了试,那刀有十来斤重,拿在手里,感到很合衬。白济道:“多谢你了!胡老铁。”
胡老铁看着白济,知道他很快就要离去。说道:“回来记得请我喝顿酒。我只喝白酒!”说完话,胡老铁打了一个很大的哈欠。这让他看起来显得更加的疲乏。
白济道:“一定!”白济说完话,把刀藏到衣袖中,从门缝里穿出去。胡老铁看着白济走了,才关上门,回乡下老家睡觉。
白济走过永安街,永安街上还没有一个人,白济沿路赶往城东龙王庙。
白济在路上走了几个小时后,到了东城。那时已到正午,他顺着环城路,很快绕出城外。往东城的东边行走,走出几里后,远远望见一个山坡,山林掩映中,可看到山坡上的龙王庙。
白济爬上山坡,走到庙外。看着那龙王庙,因为年久失修,已经破败腐朽。见到是这幅景象,忍不住叹了口气。
白济前几年在东城闯荡的时候,常常来龙王庙宿歇。对龙王庙少不了怀有别样的感情。
白济在庙外观望了一会儿,开了庙门,站在门边往殿堂看去。殿堂上供着一尊东海龙王的塑像,泥土造成的塑像上很多地方都已零落。竟连龙王的脸也缺了半边,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
殿堂中间铺了一些干透了的稻草,看得出来那是有人用来打窝睡觉的。白济暗想:每逢久旱的时候,才有人肯来龙王庙整理打扫,又烧香又参拜的。说是求雨,其实一尊土像,又能降什么甘霖来。久旱求甘霖,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期望吧。期望归期望,可要是三晴两雨的年头,谁又会想起要来龙王庙呢?大概只有我这种无处安身的人了。
白济站在门边想着,正要迈步走进庙内。忽然身后有人喊道:“白二哥,你来啦?”
白济转头一看,那人正是郭辉。
郭辉和莫信仁去找过白济后,知道白济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叫他为白二哥。白济听了后也不在意。
白济在西山湖边见过郭辉,但白济不知道郭辉的名字。这时候见到郭辉。问道:“对了,你昨天和莫信仁一起去西山湖边找我,你叫什么名字?”
郭辉道:“我叫郭辉。昨天走得匆忙。没来得及介绍。”
白济道:“郭辉兄弟。昨天你们去找我,说得不够详尽,具体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我还得重新理一理。”
郭辉道:“白二哥,先等一等吧,莫大哥在我后面,应该很快到了。我堂弟郭明和他的朋友,也参与了这件事,都要来龙王庙聚齐的。把这件事了解得最清楚最详实的就是郭明的朋友。等他们来了,问仔细了,再商议大事。”
白济‘哦’的回答了一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等’外,似乎已经没有了比‘等’更好的办法。
两人在龙王庙外等了不多一会儿。就看见莫信仁提着两个包袱爬上了龙王庙来。
莫信仁见庙外只有白济和郭辉,看着郭辉。问道:“郭辉兄弟,郭明和他的朋友还没到吗?”
郭辉说道:“他们一定会来的,只是要来得比我们晚一点吧。”
莫信仁道:“你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莫信仁刚说完话。白济正想搭腔的时候,就看到两个人也走到了龙王庙来。
白济猜想:这两个人应该就是郭明和他的朋友了。
白济没见过郭明,因此分不清这两人谁是谁来。见其中一个,年纪似乎未满十八岁,另外一个看起来也只在二十岁上下。但见他的脸上泛着蜡黄色的光,整个人瘦得像一根藤子。白济见过不少人,但从来没见过像他这么瘦的。
那个看起来特别瘦的人就是郭明的朋友,名叫左震龙。也就是那个摸到楚家鱼庄,探听到这次交易信息的人。
郭明领着左震龙来到庙外后,分别向在场的莫信仁、郭辉和白济介绍了左震龙。莫信仁于是向左震龙和郭明介绍了白济。郭明对白济一直很佩服,甚至有点把白济当做偶像的意思。这时候见到白济本人,不停的问这问那。问得最多的是白济一共爱过几个女人。
白济出名得早,但他出名的原因在于他做过了几件令人叫绝的事。并不是因为爱情上的硕果累累而得享誉东城。这一来,郭明对白济又难免有些失望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