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遒是屯子里最有出息的年轻人,听到他可能瘫痪的消息,让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乡亲们心里很不好受。他们的问候中,无不透露着同情和惋惜的情绪。

“呦,肖家老二回来了?我就说吧,老在医院里住着有啥用,那药费不花钱,媳妇孩子吃饭还不花钱啊?”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哪个村里都有几个长舌妇和爱嫉妒的女人,这不赶上来说风凉话了。

说话的是翠花婶子,跟肖家大嫂有点亲戚,都姓方,方云丽按照娘家那边还要叫她一声堂姑。

不过她们关系可不好,翠花婶子是个事儿妈,想让亲侄女嫁给肖风华,不过肖家看上了有点虎的方云丽。她因此看老肖家人不顺眼,没事儿就讲究他们家的是非。

“对,不花钱。我家小叔子是英雄,陪护都是给报销的。”还没等容思沫开口,方云丽就把她怼回去了。

其实陪护的家属只发给一个人的粮票,哪能什么都报销,方云丽这么说,也不过是气气翠花婶子。

“那也是浪费国家的钱!要我说啊,这人有多大的福气是有数的,吃多占多了,早晚要有祸!”

翠花婶子这话说的诛心,谁不知道老肖家劳力多,工分得的多,又有人挣工资。可这是人家多吃多占吗?

老大肖风华手巧,会做木工,家里的家具都不花钱;老二是军官,每月都给家里寄生活费;闺女刚高中毕业就等着找个临时工的活儿,到时候每月有十几二十块的现钱往家拿。剩下的肖家人凭劳力挣工分,难道能干也有错了?

嫉妒的人很多,可人家凭的是自己的本事,嫉妒也没用。村里也不止一家有当兵的,咋你家儿子当不上军官呢?木匠手艺谁都可以去学,咋你家娃儿就没学会?

村里人重男轻女的多,闺女十五、六就急着给定亲,要不是婚姻法管着,恨不得不到十八就给嫁出去。人家老肖家却供女孩儿读书,全村子里还有比寒秋更有文化姑娘吗?

翠花婶子向来嘴毒,说话刻薄,这话正好让来接儿子的肖母听见,她是个老实人,气得不行,他儿子都伤成这样了,还有人这么刺他的心。

“翠花婶子倒应该小心点,俗话说祸从口出,年纪大了多积点口德吧!”容思沫扶了一把自己婆婆,也怼了一句。

“老二家的,怎么这么和长辈说话,真是个混人!”李秀香婶子和翠花婶关系好,出来指责容思沫。反正肖家老二媳妇名声不好,说她别人不会有啥反应。

“知道我混还讲究我们家的是非?我们家方遒住不住院、花不花钱关你们P事?”容思沫拿出自己随时点火就着的气势。

“不就是嫉妒我们吗?看到我男人受伤了就幸灾乐祸!心眼子也太坏了吧?还长辈呢?天天东家长李家短的,嘴碎的没边儿了!”

肖家人自觉的把场地让出来,站在她身后无声支持,准备让她好好发挥。容思沫嘴快词儿多,并不像村妇骂人那样粗俗,而是把人怼的还不上嘴。

“你也太刁了,还不让人说话了,你算哪路大神?”李秀香被怼,不高兴了。

“怎么的?我们刚回家,两位婶子就来找茬儿啊?是不是觉得我一个多月没吵架太闷,给我解闷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