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只要好好屯田,好好干活,每年上交收益最多的,我可以分给你们土地,让你们再次成为良民百姓。干的更好的,也可以在我麾下为吏为官!”
刘忠话音刚落,那些俘虏中的议论声就更大了。刘忠这一次没有制止,他知道俘虏需要时间来消化自己说的这些东西。黄巾军都是成村成村的加入,彼此都认识甚至就是一个家族、一个村子,利益相关,他们也需要时间商议。
张来福本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凭借着会点手艺、脑子灵活,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后来因为妻子有病,请了太平道传道的天师门治病。结果病没有治好,全家人不知道怎么忽忽悠悠的加入了太平道,跟着大贤良师造了反。
可是造反并没有让他过上好日子,这南征北战的就在涿郡做了俘虏。本来以为会被官军砍头一了百了。没想到涿郡这些当官的还算仁义,还给了两条路让人选。
说是两条路,其实就是一条路。
张来福跟着造反已经是抛家弃业了,现在就算官府放自己回去,又能靠什么生活呢?说不得还要加入黄巾,别看黄巾现在闹的欢,早晚都要被拉清单的。跟着黄巾走,不是战死就是再次成为俘虏。那还不如跟着这当官的去屯田。
虽然这年月当官的说话比放屁强不了多少,可是自己现在已经除了这条命还有啥值得那些当官的骗自己呢?不对,这条命也不是自己的!人家当官的想砍就砍了,何必骗自己呢?
想明白了这点,张来福决定跟着去屯田,说不定是条活路,反正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还怕个鸟?
“来福,你准备咋办哩?”同村的王二楞悄悄的问道。张来福在村里算个小能人,王二楞一直都信他!
“二楞,放你回家你还有法活不?你还想跑回去投大贤良师?”张来福小声的说道。
“我投个鸟!参加黄巾以来,家里弄了个吊光溜净。打了那么多胜仗,吃香喝辣、升官发财的都是那些大小渠帅,卖命的都是咱们这小老百姓!”王二楞名字叫二楞,心眼可是一点都不缺。
“那还回去干啥,去屯田说不定是个活路。按这个当官哩说的,咱们年轻力壮多干点,说不定还能弄个小官当当。最不济,也挣下几亩地,到时候找个婆娘生个孩儿,也算是对得起祖宗!”
“对,对,对!来福哥说的是!”
“是啊,回家也没活路了,还不如去屯田!”
“这当官的骗咱们咋办?”
“咱们就剩下条裤衩了,当官哩能骗啥?”
在张来福和王二楞商量的时候,不少一个亭里的乡亲都围着听。觉得张来福说的有理,都小声的讨论起来。
这样的讨论不止发生在张来福身上,近两万俘虏都东一堆,西一堆的凑在一起商量。
刘忠约摸着时间差不多,才让军士再次维持好秩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