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一二一”清脆的跑步声,传递到董远方的宿舍里。

初中的学生,早上六点,起来跑操了。

董远方借宿的房山中学,是房山乡唯一的一所初中,也是唯一的寄宿式学校。

全乡的初中生,周六中午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平时晚上都住在学校学生宿舍。

学校不大,严格意义上有四栋楼,主楼是教学楼,坐北朝南。

背面是一大片耕地,南边是学校的操场,中间一条水泥路横穿操场中间。

学生宿舍楼和教职工生活区,分别建在教学楼的左右两侧,只是学生宿舍楼建有二三十年了,看上去比较破烂。

教职工生活区的楼,是前几年刚建设的新楼。

操场南边,也有一排房,跟其他三栋楼一起,将学校围成了一个长方形。

南边的这排房,左边是食堂,分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

右边是门岗,小商店,剩下的是个澡堂子。

董远方也喜欢早起,所以并没有被打搅的怨言。

去了二楼东层的公共卫生间,顺便洗把脸。

这里住的还行,唯一的缺点就是洗澡不方便,总不能每天跑去学校门口的澡堂子洗澡吧。

自己也是从邵州的初中考到市里高中的,乡镇的条件应该都是这样,没什么可挑剔的。

学生们跑完操之后,需要再回教室上个早自习,七点食堂才开饭。

董远方,出门时,看着孩子们三五成群得,穿过操场,向那边的学生食堂走去。

贫瘠的土地上,一颗颗求知的心,都希望走出大山,走得更远。

董远方早饭是在乡里的职工食堂解决的,也是七点开饭,他走过来也就五六分钟,正好赶上吃早饭。

“董书记,过来了”党政办主任胡双喜,看到了董远方过来,赶紧上去招呼着。

作为房山乡党委政府的大管家,除了上传下达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好主要的乡镇领导。

董远方,是房山乡党委副书记,排名在人大主席苗琳之后,影响力上仅次于书记高明泉和乡长王俊。

高明泉和王俊住在乡烟站家属楼上,那是房山烟站建的四层集资房,位于烟站后面。

当时建成之后,给房山乡政府两套,面积也不大,90平方的三室一厅,一直以来都是外来的书记和乡长的宿舍。

人大主席苗琳,就是房山村人,家离乡政府不远,每天在家吃住,走路过来。

其他几个班子成员,要不在家吃住,要不在乡政府这边。

听着胡主任的介绍,董远方看着乡里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进来,一一打招呼。

一个小小的房山乡,阶级划分得这么明显。

一二把手住三室一厅集资房,早来的乡镇干部住宿舍,自己却借宿到学校里。

“胡主任,之前刘书记住在哪里”,董远方问向胡双喜。

他说的刘书记,是自己的前任刘为民,去年底被双规的那个刘书记。

“哦,刘书记,刘为民呀,他也住在烟站那边”

胡双喜连忙说道,明显看出脸上的不自然。

合着,欺负我一个人呀,这么明显的吗。

董远方是不计较这些,自己向来也不是计较的人,但是这么明着欺负自己。

“刘书记离开后,市里一直没派新的副书记过来,烟站就收回去了,那套房本来也是暂时借给乡里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