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完成了转正业绩,她每个月要求自己至少做两件单,达成钻石3500元以上佣金。她是十月入司的,刚好赶上了一月的开门红。她并不知道开门红意味着什么。只是听老同事说每年一月的收入占了全年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开门红是个赚钱的好时机。
林丽也认真盘点了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有理财习惯的能拿得出每年十万的其实屈指可数。她只能怪自己认识的有钱人不够多。有的看上去有钱,其实并没有存钱习惯,有的没有保险意识。
但是她还是做了梳理。没想到有天梁园总给她电话,说让她去一下,想给孩子存点教育金。原来陈瑞儿子和梁园的大女儿是同一个小学的。
她们也是在有次接孩子的时候遇到。梁园和陈瑞说想给孩子买点保险做教育金,但是没买过,问她是否了解。
陈瑞虽然也没买过,但是她当时就建议梁园找林丽了解,她现在在国内的一家上市的大保险公司。梁园对林丽的办事风格还是放心的,而且也愿意支持下她的工作。于是就找了林丽。
林丽当场给她做了计划,她一看问了几个细节,稍微调整了下每年的保费金额,就投保了一份三年交,每年元的方案。
林丽看到这款产品不错,也给自己的两个宝宝也各买了一份三年交,每年10万的。之后她还做了几个十年交,每年一万五的。
这年开门红她就这么轻松地达成了高峰,获得奖励希腊旅游,而且还有6000元奖金。她很开心,这让她看到了这行可为。
这天在小组早会时,有老业务员和林丽说如果她现在是主任,还可以多拿自己的佣金的20%,还有组员的佣金的提点,还有年终奖。她一算没想到还有几万块钱。亏大了。她开始计划着下一年要做主任。
这逼着她去学习基本法。她基本能倒背如流。公司为了普及基本法,还举办了一次“一站到底”的基本法竞赛活动。初赛是各个部门推选人出来到营业区参战。他们部门当时推选了三人,林丽就是其中之一。她把五百道题花了两个晚上背了一遍。
在初赛时,她基本对答如流。到了抢答环节就要拼手速了。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参赛者都记不得答案,没有抢答。就这样她在营业区的初赛中成为了第一名。接着就参加第二轮比赛,是市里几十个营业区的代表选手的竞赛。
林丽发现这个难度并不大,只要背熟了题目,基本上问题不大。当时他们参赛是在华侨城的海景酒店,还有记者拍摄。现场有数百人观战,最后只剩下四人,他们到了抢答环节。
现场有抢答器,林丽手速还是比较快的,最后她以第一胜出,还获了价值5000元的奖品。参加竞赛让她对基本法对答如流,铭记于心,既锻炼了她的胆量和临场能力,也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营业区开始有意培养她,让她去上了内部导师课程的一系列培训,据说这两套课程PTT有效表达,和TTT课程在外面都是价值十万左右。公司免费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她很激动,能去学习这些课程,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现场课程都是演练课程,每次课程随机抓阄主题,抽到的都是一个词语,然后根据这个词语自己写个500-1000字的口水稿,和这个词语有关,自己发挥。林丽抽到的是平时都比较少用点生僻词语。她只能胡编乱造,自圆其说,却也流利地讲下来。
老师说这个不在乎对错,就是练习胆量。能够自圆其说又很流利讲完,在规定的时间内控制好内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就算过关。老师会在现场帮他们每个人摄录下来,看每个人在演讲过程中的小动作、习惯的语气词、微表情、服饰不足等问题,自己回去后改进。
林丽从视频中发现自己还是比较淡定的,说话也比较流畅,但是她会习惯地不停踮脚,还有就是手臂在胸前比划次数过多。其他的还行。
课程最后结束的考试是老师随意抽一套课件的几页灯片,每个人上台试讲三分钟。林丽开始还不知道怎么表现,因为灯片的字都是标题,很少内容,要自己写好口水稿承上启下。
等到她演讲的时候,她顺利地完成了三分钟的演练,这个课程就这样结业了。她非常开心,之后她就可以成为外勤的内训师了。内训师按课时和 星级有一定的津贴,如果还能在公司的大型的会议中讲课,还有报酬,五星讲师一般在1万-3万。
林丽做了公司的讲师后,比之前要忙一些。她主要是在新人的职前班讲课和招聘说明会上做演讲,是计入课时的。虽然津贴不多,每小时只有17元钱,但是她还是很开心,每次都认真准备。
部门经理发现她学习能力很强,就让她负责了部门的训练功能组,主要组织训练部门的新人。训练功能组对接公司的培训部的相关内容。部门的新人会有专门的培训,尤其在第一年,培训比较多。
这些培训和公司的统一培训不同的地方是实操性更强,而不是理论培训。很多新人都是在部门的训练中解决了见客户中遇到的难题,而促成了保单成交。
林丽刚进训练功能组,他们的组长青哥是个香港人。当年曾是香港的一个企业家,但是在97金融风暴的时候,把所有的资产都亏空了。据说他和家人已经十几年不联系了。他当时在金融风暴之后,就欠下巨债,而当时他小儿子即将出生,老婆跟着他每天要被追债。
一家人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等到小儿子生下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手术。之后妻子就很责怪他,两人开始闹离婚。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新加坡,不再回香港。他在香港被高利贷追堵,他只能跑到大陆发展。他在香港做过一段时间保险。来到大陆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就做了保险代理人。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被人追债到公司。部门经理看不下去了,就帮忙谈判,最后按月归还。他当时业绩还是非常好的,很勤奋。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比较扎实,就在部门无可厚非挑起训练功能组的重任。
他在十年前的开门红一次性开了200万的一张大保单,达成了高峰,之后连续好几年,都是这个客户不断地在加保投保大额的保单,令他的业绩突飞猛进。但是他没有趁胜追击,而是陷入了爱情。
他当时爱上了部门的一位女同事柏丽,这个女同事也是个苦命人。她之前是在工厂做品管,孩子5岁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爸爸和一个阿姨在外面亲密地喝东西。她回家告诉了妈妈。柏丽当时家境很好,前夫经营一个制衣厂,家里有房有车,衣食无忧。但是在孩子告诉她那件事后,她开始留意前夫的言行举止,也发现了蛛丝马迹。
一次,她现场捉奸,前夫看到已经被发现,就索性破罐破摔,提出离婚,称对方已经怀孕,还可能是个儿子。柏丽说离婚可以,要求分财产。然而前夫却转移了资产,把公司的财产早就转移给了父母,房子也过户给了父母。他名下竟然没有财产,柏丽只拿到了几十万现金。夫妻离婚协议提到每个月给孩子抚养费。
但是离婚后,前夫并没有准时给抚养费,而且还玩失踪,经常不接电话,找不到人。前夫家人之前就嫌弃柏丽生的是个女儿,她又不愿意怀二胎。因此她在夫家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人替她说话。她只能在南山村租了个房子,自己带着孩子生活。她为了给孩子好的生活,决定转行做保险销售。这样时间也比较自由,而且收入可期。
她于是从工厂出来了。当时孩子年纪小,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没法去学校,她只能背着女儿去见客户。女儿也很懂事,她会和培训班的老师推荐妈妈,和同学家长询问是否需要买保险,可以找她妈妈。对于有孩子的客户,女儿就会去和客户的孩子玩,让妈妈可以专心给客户讲解保险。
母女俩相依为命。在孩子八岁的时候,青哥到了部门。他一眼就看到柏丽与众不同的魅力,她很有女人味,艺品不错,还懂得生活。在年会上,她跳的国标很曼妙。这些都迷倒了他。于是他不顾自己的港人身份还有没还清的债务,就和柏丽暧昧起来。
柏丽已经单身好几年,她也深知一个人带个孩子有多难。她也想找个依靠。但是青哥是否可以依靠,她也未知,但她知道他手上有几个大客户。
不久两人就同居了。她的女儿还挺喜欢青哥。他们也曾经想过要结婚。柏丽带着他回了老家四川过年,村里的人都来看他。他除了每个月还债,他还负担了她们的房租和生活费。
这一年开门红,他没有达高峰,而是把他手里的几个大客户介绍给了柏丽,他认为他们俩不分谁和谁。柏丽把这几个客户的圈子都开发了下,连续几年的高峰的单子,都是这样出来。两人在一起维持了四年。四年后柏丽已经是部门的高级主管了,青哥还是个业务员。柏丽在中山和深圳都悄悄买了房子,用女儿的名字。
而青哥还傻乎乎地倒贴。他还没有发现两人在身份和认知上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当柏丽和他提出分手,他差点想去跳楼。他在部门里只要见到她,就会泪流满面。那段日子,部门经理看他可怜,都会经常安慰他。让他投入到工作中,分散注意力。
他于是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训练功能组和部门的管理上。部门的每个新人最先认识的人就是青哥。他很热心,他会给他们解决很多实操的问题,包括行销系统使用问题、保全售后问题、做单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见客户的异议处理等。
在部门里,他当时是少有的几个50岁以上的老业务员,很受大家的敬重。如果部门没有他就少了灵魂。因为有他,部门才能发展到这么大。他相当于部门经理免费的助手。
他最早发现林丽的学习力强,是在公司组织的一次出游。在高铁上,大家为了打发时间,玩起了杀人游戏。当时轮流扮演法官、杀手、平民等角色,他发现林丽都是很平淡的表情,很会玩这个游戏。他开始以为林丽是很内向的人,后来观察她和比较熟的人话比较多。他把她归为闷骚型人。
他对于性格色彩有所研究,部门里每个人的优缺点他都能分析得很到位。从那次旅游回来,林丽就发现公司很多活动,她都被推上去了。
她第一次承担了万人的招聘说明会的十五分钟演讲。当时本来不是她,但是说那个同事临时生病了,第二天的大会让她去讲。她就这样被推上去了。没想到,那十五分钟反响太好了。之后的每次的招聘说明会都会安排她参与这个环节。她也愿意参加,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让她在很多陌生人面前去 演讲。
公司的内刊每个月都会选出各个营业区优秀的业务员约稿,介绍自己过去的职业经历和进入平安后的成绩。当时林丽也被邀约了。她抽出了两晚的时间终于斟酌好了5000字的稿子。还要按要求提供五张照片,包括生活照、工作照和职业艺术照。
这篇文章发表在内刊后,公司免费给了她一项杂志,方便她给到客户和她想要招聘的人。林丽把这些杂志都发给之前的公司的同事,大家都给她点赞。
她在这一年一下子就招聘到了晋升主管需要的五个组员,成为了主管。她发现工资条明细一下子比业务员多了二十多项。她既要自己做业绩,也要做好团队管理,让团队每个人都赚到钱。这样她的管理提成才会比较高。她比之前花比较少的时间做业务,更多在招聘和培训自己小组的成员。
在训练功能组,她由于人品和情商,让她得以和几个优秀的成员成为了闺蜜。其中的一位黄蓝,她是个绩优人员,不招聘团队,只是专注于自己做业绩。
黄蓝个性外向,非常圆润,言语幽默风趣,很容易就获得别人好感。但是她也很火爆,一不顺意就会毒舌,也容易得罪人。
有次,天下暴雨,但是还没达到红色暴雨,公司没有通知不用参加早会。大家还是如约赶到公司开早会。除了开车的同事衣服是干的,坐公交或地铁的业务员因为需要走一些路,身上衣服鞋子都是湿的。
他们到公司后,有的就去厕所用吹手的机器吹鞋子和衣服。而青哥是个细心的人,就像机器猫的百宝箱一样,他在公司的桌子抽屉里,什么都可以有。他有吹风机,当时先借给了丁羽吹。告诉她吹完了拿回来。丁羽在卫生间吹衬衣,吹干后,她徒弟说她的鞋子也湿了,两人就在厕所吹了很久。
当时,黄蓝的衣服也湿了,她和青哥借吹风机,青哥说在丁羽那里,她们可能在女厕所。黄蓝就去厕所找,结果发现她们在吹鞋子。她很生气,大声说她们自私自利,把吹风机放进鞋子里,这样多不卫生,别人怎么吹啊。黄蓝和丁羽两人在厕所里口吐芬芳,结下了梁子。
之后黄蓝还主动和林丽说,你和你师傅真的性格天壤之别。你师傅就是个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者。但是你很优秀,性格温和,情绪稳定,如果我不在公司了,我的保单就想选你来服务。
两人因此成为了比较好的朋友,经常会一起交流客户情况和学习产品的所得。她们在训练功能组的例会中,经常会探讨专业相关的问题。青哥有意要推林丽去承担训练功能组,成为下一任组长。
很多功能组的事情,青哥都放手,让林丽来负责。林丽就这样逐渐从新人成长为部门中流砥柱。每次部门需要业绩竞赛,她都是其中之一,使命必达。
青哥和部门经理申请了一点经费,犒劳训练功能组的组员,他组织了大家拓展训练。她们训练功能组六个女生,就他一个男生。吃饭的时候,有人在说最近柏丽主任好猛阿,像批发一样在出单,而且保单的单件保费都不低。青哥一脸不屑说,你们知道她怎么签回来的吗?她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你无法想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