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不声不响的,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不愧是名牌大学的学生,真有能耐,这蔬菜大棚做得不错,比咱隔壁镇上那几个所谓的专业户强多了。”
看到面前这一片绿油油的蔬菜,李文龙分外欣慰。
茨河浦不是没想过做蔬菜大棚,之前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也试过几次,遗憾的是,都以失败而告终,隔壁镇上倒是有人成功,然而产量极低,长出来的蔬果,口感也欠佳。
最近听说那些人已经打了退堂鼓,明年不干了,毕竟承包蔬菜大棚投资也算不少,一年到头连本都收不回来,不是白忙乎嘛。
李承恩这个蔬菜大棚全然不同。
三亩地里的蔬菜生机勃勃,每一块地都有一个划分,里面的各种蔬菜生长趋势也是非常喜人,照这样下去,产量一定不低,反季节蔬菜也能在过年之前上市,取得一笔丰厚的收益。
如果以此为范本扩大生产,搞规模化种植,绝对是脱贫致富的典型。
如今上面成天号召着大家想方设法领着乡亲们致富,镇里都给村里分配任务了。这几天李文龙就在为这个事情头疼,毕竟他们村的人不是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活就是外出打工,除此之外,哪有什么额外收入?他李文龙,哪能带领大家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
谁想关键时刻,李承恩好像天上的馅饼,落到了面前。
“龙叔就别夸我了,现在的我不过是小打小闹,三亩地的面积还不够大,收益暂时还不是很明朗。”李承恩此刻非常的谦虚,因为李文龙毕竟不是李世杰。他现在刚刚起步,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需要的支持也很多,如今看书记的意思,很明显能帮自己争取到官方层面的支持。
这也算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如果蔬菜大棚做成了,那他以后再想做其他的就容易多了。
“哪里,我这说的可都是实话,你看你这些菜种得多水灵,即便面积不大,看这些株苗长势,产量怎么都不会低,等熟了一定会是一个大丰收啊!”
李文龙觉得李承恩太谦虚了。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好坏他还是分得清的,忍不住再次啧啧称赞。
“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啊,比我们镇先前请来的那些所谓专家,强多了。”
说到这里,李文龙转口又开始安慰李承恩:“你消消气,也别把宋春花的话放心上,她没上过学,眼皮子浅,等你的事成了,她的态度自然不一样了。”
这些日子李文龙也不是没听过村里的闲言碎语,他心里不爽,却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嘴长在别人身上,明面上不言语,背地里唠叨的更多。
“地里面还这么忙呢,我哪有心思跟她计较?再说不管怎样,都是乡亲。”
李承恩不是圣人,被人指着鼻子骂得那么惨,怎么可能不生气?可是真要计较,争个是非曲直又能得到什么呢?宋春花的服软或者道歉能让大棚里的蔬菜卖个好价吗?能带来人民币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