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怎么都没想到,结束了这场诗友会,他就真的可以启程回河北了,而且还是曹操亲自送他离开的许昌,曹老板拉着袁熙的手,就像父亲送儿子去战场一样,久久不肯松手,搞得跟在旁边的曹丕都有点嫉妒了。
“显奕啊,帮我好好跟本初兄问个好,我们俩家本就如兄弟一般,其实完全不用如此针锋相对。还有就是,你到河北,若是不可行,大可回许昌来,只要你别耽误太久,清河我给你留着!”不知道是演技,还是真的,曹操的说话风格非常有感染力。
幸好袁熙知道曹操根本就是在坑他,否则还真把曹操当未来岳父看待了。
“曹叔叔,小子告辞了,多谢近日来的照顾。我回去后,一定劝解父亲,与叔叔重归于好。”袁熙能怎么办,还是得陪着演呗!
“哎!好孩子,慢走啊!”曹操看起来像是要哭了似的。
其实袁熙能够顺利离开的主要原因还真就是他自以为很成功的“干支营传信”一事。当时倒酒的那位也是很小心了,为了遮掩传递的小纸团,倒酒的那位几乎全程没说话,趁着袁熙喝完酒后还没把手从酒杯上拿开,就赶紧上前倒酒,然后让小纸团和酒几乎同一时间落入袁熙的手中,酒流下的轨迹正好挡在了小纸团的前面,酒顺利进入杯中,小纸团也完美地落入了袁熙的手里。
但是,干支营的这位干了件很奇怪的事,就是在曹府里才写的纸团,还问曹府里的下人借了笔墨纸砚。
因此,那天在袁熙他们结束了诗友会的时候,其实曹操那里就知道了袁熙手里纸团上的文字:父危!速归!
而且诗友会的情况曹操也全程都知道,因为曹操当时就在后面和另外三个人商讨进攻河北的计划,这三个人分别是曹操手下文臣第一的荀彧、武将第一的夏侯惇和最爱军师的郭嘉。
诗友会的诗几乎是和纸团上的内容同一时间到达曹操手上的。
“那个仆从抓到了吗?”曹操问着面前的许褚。
“那人,不见了!”许褚脸上明显有些尴尬。
“不见了?”说话的是夏侯惇,你们是怎么护卫府内的。
“哎~夏侯将军,这不能怪许都侯,这类人大多都会鸡鸣狗盗的本领,易容这种小伎俩肯定早就用了,现在去找肯定会让整个府内都紧张的,不值当,这大概也就是个送信的,反正信送到了,自然离开了。”这次说话的是郭嘉,许褚听到郭嘉帮他说话,赶紧向郭嘉表达谢意。
“那这信里的内容就可以信了?”此次是荀彧问的,他不怎么关心所谓的仆从,只想知道是不是有机会北伐。
“应该可信,就算没有信,也到时候把那小子放回去了,袁本初绝撑不过这个夏天。”郭嘉看了看荀彧,果断说道。
“那我们就围绕着今年秋天开始北上,立定所有计划。文若,粮草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曹操看到郭嘉的坚定,十分欣慰地跟在场的主要权力核心人士们说道。
“如果天气晴朗,最早得七月就行,但是如果收获的那几天下雨,得晒晒粮食,可能得拖到八月才能准备好,再加上转运一事,至少还要十几天才能进攻黎阳。”荀彧作为曹操这边的大管家,对粮草一事了如指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