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商业布局稳步推进的同时,陈葭和陈珏的目光又投向了一片全新的领域——海外的鲜果蔬菜。他们发现像黄瓜、茄子、番茄、土豆等在海外常见的蔬果,在大庆却鲜有人知。两人敏锐地察觉到,若能将这些蔬果引入大庆并成功栽培推广,不仅能丰富大庆百姓的餐桌,还可能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机遇。

这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陈府那间摆满了各类海外蔬果样本和种植书籍的房间里。陈葭和陈珏坐在桌前,桌上摆放着黄瓜、茄子、番茄、土豆等蔬果。陈葭轻轻拿起一个番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率先开口:“相公,你看这些从海外带来的鲜果蔬菜,模样新奇,口感独特。我想,若能将它们在大庆成功栽培,让百姓也能品尝到这些美味,那该多好。而且,这说不定还能成为我们商业上的又一突破点。”

陈珏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那些蔬果上,思索着说道:“娘子,你这想法很有远见。只是,这些蔬果生长在海外,其气候、土壤等环境与大庆多有不同,要成功引种,我们需深入研究它们的生长习性,摸索出适合在大庆栽培的技巧,这并非易事。”

陈葭放下番茄,认真地说道:“相公,我明白其中的困难。但我们可以召集大庆各地经验丰富的老农,以及对植物种植有研究的学者,共同探讨研究。首先,仔细观察这些蔬果在海外的生长环境,记录下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然后,在大庆寻找与之相近的环境进行试验种植,同时研究如何通过改良土壤、调整种植时间等方式,让它们适应大庆的环境。”

陈珏思索片刻,补充道:“娘子,除了研究种植环境,我们还需关注这些蔬果的种植技术。比如,它们的播种方式、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我们可以让老农们凭借他们的经验,结合学者们的理论知识,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庆的种植技巧。而且,在推广过程中,要让百姓了解这些蔬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

陈葭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相公考虑得如此周全,实在是太好了。那我们赶紧行动,召集各方人士,共同开启这项意义非凡的研究。”

陈珏点头赞同:“好,事不宜迟,尽快召集大家,集思广益,争取早日研究出成果。”

很快,一众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学识渊博的学者齐聚陈府。陈葭和陈珏向大家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想法后,一位资深的老农皱着眉头说道:“国公、夫人,要让这些海外蔬果在大庆落地生根,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每种蔬果都有其独特的脾气,像黄瓜喜温暖,茄子不耐寒,我们得摸清它们的习性,才能对症下药。”

陈珏思索片刻,说道:“老丈,您经验丰富,在种植过程中,还望您多留意它们的生长状况。我们可以先划出几块试验田,模拟海外的种植环境,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种植,详细记录每种方法的效果。”

这时,一位植物学者说道:“夫人、国公,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来创造适合这些蔬果生长的条件。同时,研究它们的生长周期,合理调整种植时间,以避开大庆恶劣的气候时段。”

陈葭说道:“先生,那就劳您费心,结合老农们的经验,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在研究过程中,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一位学者接着说道:“国公、夫人,对于病虫害防治,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这些蔬果在海外常见的病虫害,研究大庆本地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并寻找相应的防治方法。”

陈珏点头说道:“这确实很关键。我们不能让辛苦种植的蔬果毁于病虫害。大家要齐心协力,确保种植过程顺利。”

众人纷纷领命,各自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与试验种植中。

数日后,陈葭和陈珏来到试验田。一位老农兴奋地对他们说:“国公、夫人,我们按照不同的方法种植了这些蔬果,目前看来,黄瓜和茄子适应得还不错。但番茄和土豆,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似乎很高,我们还在调整施肥的种类和用量。”

陈葭看着试验田里的蔬果,说道:“老丈,辛苦你们了。对于番茄和土豆,继续尝试不同的肥料配方,看看哪种效果最佳。同时,注意观察它们对光照和水分的需求。”

陈珏也说道:“老丈,在种植过程中,若遇到什么难题,不要气馁,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