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道,听名字也知道这是条商道。

商道南北通畅,位于两州交界处,向南是当阳县城,往北走一百多里便离开益州,进入登州境内。

秦阳下得山来,一路未曾停歇,一连两个时辰,终于上到了大路,也就是他有元气支撑,体力异于常人,否则一般人还真坚持不下来。

上了官道,离当阳便只有四五十里路了,眼下夕阳将下,今天无论如何也赶不到了,还是先找个地方过夜再说。

正思讨间,听得远处叮叮当当,伴随着晚风,飘入耳中。

抬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匹骡子,随着骡蹄交替,脖子下的马铃发出一串串悦耳的声响。

骡背上驼着货鞍,两边摆放着口袋货物,上面盖着油布,既防水,又可以防晒。

在后面是四个行商贩夫的男人,典型的商队风格,风尘仆仆,有老有少,人人胯刀,甚至两人还背着强弓。

经年走商,骡子都成了精,不等后面的人开口,骡子自己停在了秦阳身旁,整整齐齐。

有汉子开口道,“小兄弟,可是想换什么东西?咱们刚从登州过来,货备齐全。”

秦阳作为个假道士,自然没用出家人那套,拱手道,“在下身无长物,敢问诸位前去何方,是否能带上在下随行?”

闻言,几个人都望向一行人中年龄最大的老人。

确实是老人,头发花白,脸上沟壑遍布,但岁月并没有磨灭这个老人的锐气,一双浑浊的眸子中透着睿智,似乎一眼便能把人看穿。

那老者缓了口气,盯着秦阳道,“不知小先生打哪儿来啊?”

秦阳回道,“卧牛山,青阳观。”

“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老者爽朗一笑,“驼铃大道朝两边,人人皆可行,只要不嫌弃我这些粗鄙之人,多个人多几分乐趣。”

秦阳拱手道谢。

在这荒郊野外,能搭个伙,比一个人独自行安全多了。

马帮商人一般都会以家庭为单位组成,每家都有自己固定的行商路线,他们从老家采购货物,一路沿村甸商道而行,附近的乡民换取自己的生活用品,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老人走的很慢,手里拄着一根木棍,额头大汗淋漓,虽然众人都已经极力放慢了速度,可对他来说,依旧难以企及。

队伍中年级最小的少年心疼地道,“祖父,你就听我们一回,把货拼凑一下,腾出匹骡子驼上你吧,哪怕就算一里也好。”

那两个壮汉也都满眼冀望地望着后者。

老人身体微微一歇,吐了口浊气,笑骂道“咱们就是行街脚夫,我以前年轻的时候,走商全靠一根扁担,不照样挑了几十年?”

老人谈起过去的岁月,脸上闪过一丝傲然。

“后来光景好了,先有了鸡公车,现在又买了骡子,还嫌费力,想着骑马卖货,那不成官老爷了么?真那么做,可是要遭雷劈的……”

“可是……”

少年还待再说什么,却被老人伸手打断。

“我走了一辈子的驼铃道,眼看着就要入土了,就让我安安心心走完最后一遭,了却一桩心愿……”

所有人都沉默了。

秦阳听罢拱了拱手,由心敬佩,朝老人拱了拱手。

“想来老人家也是有故事的人,旅途寂寞,不知可否讲讲,排遣一二?”

提到讲故事,老人多了几分追忆之色。

“算不得什么故事,只是活的久了点,见识多了点,小先生想听,老汉说说,全当解闷了……”

一行人走的很慢,在夕阳下拉出无限长影,渐行渐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