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南青、南水都出去玩了,祖母在屋里念经。祖父在石卓边抽旱烟,淡蓝色的烟雾在空中慢慢的旋转、升腾。

祖父应该知道昨晚发生的事,不然昨晚他不会神秘一笑的。南海把昨晚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祖父满意的向里屋念经的祖母说了句,我们的大孙子长大了!祖母回应了一声,是的。

南海迫不及待的要祖父看一下绿茶当中是不是多了半朵红帽白把菌子。可转念一想,还不到月圆之夜,急也没用。

祖父看出了南海的心思。祖父不急不慢的从背后的书桌抽屉里拿出那副玳瑁宽边茶色水晶菌片的眼镜,慢慢的用眼镜布擦了擦镜片,然后慢条斯理的把眼镜戴上,最后把绿茶杯放在龙盘中,抬到书桌上,拿起绿茶杯认真观看。看了一会儿,祖父微笑着说,是多了半朵。说完南海问祖父,我能不能戴着水晶眼镜看一下。

祖父笑而不答,把水晶眼镜从头上取下递给南海。南海带上显大的水晶眼镜,样子很是滑稽。南海用手扶着镜框,看了一半天都没看见什么,只看见了杯底和四周没洗干净的茶釉。

南海通过红帽白把菌一事,进一步确定了:祖父应该是水朝寺背后的高人的猜想。

金菊谈恋爱了。在水朝寺来说是一件不小的事。金菊的对象是街心理发店理发匠夫妇的大儿子。大儿子叫黑兵,几年前带着大红花当兵去了,现在复员回来。

当解放军在那个时代是一件很光荣,很风光的事。解放军的形象是高大的,不管是现役军人,还是转业、复员的军人,都是妙龄少女追求的偶像。

金菊应该算得上是水朝寺的村花,身材苗条,个子不高不矮,眼睛不算大,但亮闪闪的,说话的声音圆润动听,他每次见到南海,远远的就用她好听的声音打招呼:大眼睛,你去哪里?在面前一遇到就说,大眼睛,你来了,金辉在家呢。她脸上的雪花膏擦的香香的。美中不足的是她略显瘦的脸庞上有很多雀斑,但这一点不影响他的活力和热情。

还没结婚,理发匠夫妇就给黑兵在打谷场靠东南方向的茨菇塘边上租了间房子做新房。金菊息工后,吃完晚饭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常去新房找黑兵。

小伙伴们在玩耍时,黄钟说,村子里有人说,金菊和黑兵经常在黄昏的时候躲在新房里亲嘴。南海不知道什么是亲嘴,心想嘴对嘴的有什么意思,又不是小河里的鱼,鱼儿们嘴对嘴应该是为了交换氧气,大人嘴对嘴又是为了什么呢?

小伙伴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亲嘴,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偷看。一个黄昏,南海、昆生、孙雄和黄钟在打谷场上玩跳小黄牛,只见金菊和黑兵从东南方向的墙边的小路上拉拉扯扯的闪进一条去新房的小巷就不见了。

黄钟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俩消失的小巷,其他小伙伴到没太在意,因为玩的正欢。过了20多分钟,黄钟实在按耐不住了,于是对昆生说,金菊和黑兵已经去新房好长时间了,我们再不去就天黑了,关上窗帘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听黄钟一说,大家才缓过神来,都说,不玩了,我们赶快去看亲嘴吧。

黄昏的天空中有许多火烧云,把大地映的通红通红的。晚风轻抚着小伙伴们红彤彤的脸蛋。黄钟带着大家轻手轻脚的在小巷中行走,小巷四周静悄悄的,这一片大都是没人住的老房子,黑兵的新房是出钱翻新了的。穿过小巷再转一个弯儿,有几间连在一起的房子,他们的新房就在中间。

黄钟带着大家猫着腰,探头探脑的来到新房的窗台下,仔细听里边的说话声。两人在交谈生活中的琐碎。金菊带了些野果子和他妈做的麦饼给黑兵吃。黑兵对金菊说一些部队上的事儿。说着说着没什么声音了。

金菊的声音变得更小,更娇媚了,撒娇的说,哦,你坏,你坏!黄钟的脸有点发红,他探头在外往房里看。这时金菊小声叫黑兵把窗帘关上,她说,我妈说了,叫我们俩要注意影响,我们还是小心点,村子里这方面的事传得很快。黑兵说,我会小心的。说完就把窗帘扯上了,屋里什么都看不见了,又没开灯,连人影都看不见。

小伙伴们悄悄的退回到打谷场上继续玩跳小黄牛。只是黄钟有点走神。

还差七天就到双月的十六了,另一半彩珠还没找到,南海有些着急。祖父一点都不急,每天都很有规律的生活着:起床,洗脸,刷牙,上厕所,到街心买菜,抽旱烟,喝茶。临近的老朋友来拜访时就抽着旱烟,喝着茶,谈古论今。下午要么在蜈蚣桥跟邻居闲聊,要么整理花园,偶尔去一下街心的茶室。

南海每次跟祖父谈起另一半彩珠的事,祖父都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的。从祖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祖父真的是相信南海。

这几天南海把精力都花在寻找另一半彩珠上,很少参加小伙伴们的活动,也不知道黄钟最后是否偷看到金菊和黑兵亲嘴。

平时孙雄和南海的关系很好,可能是因为两人的母亲都在供销社上班,加上祖母还帮孙雄的母亲照顾过一段时间孙雄的妹妹。孙雄问南海,怎么这几天没看你出来玩。南海说,还不是为了找彩珠的事。孙雄说,我陪你一起找吧,彩珠应该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给大家带来很多乐趣,找不到怪可惜的。南海说,需要帮忙时我会叫你的。

南海在脑海中排列了一遍彩珠可能出现的地方:孤墙、观音洞、山墙、银翠鸟笼、喜鹊的嘴里、黄土坡的那块七个彩珠出现过的青石。

南海先从孤墙找起。倒数第一天的早饭后,南海来到孤墙旁,仔细观察孤墙的每一块镶在黄泥巴里的不规则的小石头。还把头探进墙洞观看,然后又绕到墙的背面查看。

孤墙的背面是泥沙河,河中还躺着一股细流。孤墙的宽大概有两排多长?墙的下边是石脚。石脚的高度刚好到南海的腰部,孤墙的高度到小楼的屋檐。

洞比南海的头大一点,墙背面的底部从河堤上缩进去一扎手的距离。从墙的左边到右边,搞不好就掉下河床。

河堤比南海高一点,墙的背面,石脚的顶部中间有一块方形的青石,引起了南海的注意。这块青石刚好在墙洞下面,南海用手抠了一下青石,有些松动,左右搬动了几下,青石拿出来了。青石上有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图案。

南海一只手拿着青石,一只手扶着墙来到了蜈蚣桥最后一节石栏凳的旁边。南海双手用力一撑就翻了上去。

南海拿着条形青石看了半天,还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个三角形没什么特别的。

南海翻下石凳,梭到原来的位置,把条石放回原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