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平之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不仅极大增强了他的武道信念,更是让他对“红日初升”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编红日书!

不知不觉间。

十日光景,转眼过去。

这一日,林平之在顿食一猪后,正欲返回书房中继续编写红日书。

突然,有听到福威镖局的前院,传来阵阵嘈杂声。

“中了!”

“中了!”

“恭喜少爷,贺喜少爷。”

“报喜的差役传来捷报,说少爷高中乡试的第三十二名!”

就在林平之心生疑惑之际,一个下人满是激动的跑到后院向他报喜道。

第三十二名?

林平之听到自己中举后,并没有太大意外。

不是他自吹自擂。

以他的学识,想要考个举人,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不是谁都能将市面上所有的经史子集全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的。

更不要说,林平之还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六百年的学问和认知。

所以他能考中举人,真的一点都不意外。

真正让他感觉到意外的是自己在乡试中,才考中第三十二名。

这个名次,说实话,真的有些出乎林平之的意料。

他感觉自己的名次不至于这么低才对。

哪怕成不了解元。

一甲前十,应该还是可以的。

不过,想到此次参加乡试的生员有千余人,自己能中举就已经很优秀了。

倒数第八名?

看来自己还要继续努力,更加努力啊。

“不对!”

“我都想着革大明的命了,还在乎这乡试中举第几名干嘛?”

“总不能在造反前,还要考个大明状元回来吧?”

林平之回过神后,有些哭笑不得的想道。

想到这里,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情,朝前来报喜的仆役吩咐道:“嗯,你让人招待好报喜差役,不要吝啬赏钱,我这就前往。”

人家报喜差役马不停蹄的前来报喜,为的就是讨个赏钱。

林平之也不会吝啬了这点。

毕竟大明的举人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有了举人功名。

林家就能成为福州城中的乡绅层一员,有资格插手福州城的其他行业买卖,不用单守着镖局过日子了。

此外,林平之获得举人功名,就有了直接面见知府和其他官员的资格,并能代表区域百姓向朝廷和福州官员们提出建议。

而不是像以前那般一直被人代表了。

甚至他若愿意舍些钱财,还能直接捐个知县,或者直接被受官,为官压榨一方。

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清官海瑞,就是举人出身。

除此外,大明举人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比如说可存养奴婢,入城不需要缴费,家人免除徭役税赋,有乘四台轿权,会试途中能在驿站免费吃住,革除功名前可免私刑等等,好处众多。

这就是大明举人的含金量。

对没有正式打出旗号革大明命的林平之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