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好字。”

荀夫子脸上笑成了一朵花,白鹿学宫举办过无数次文集会,就属今年最为特别,收获也最大。

这一下几十个新入学宫的弟子开启灵性境,还有几十个学子踏入修身境。

宋少棠比散财童子贡献出的财富还要大。

主要这幅字写得好,甚至可以媲美云尚宫的太祖真迹。

这些年他和朱夫子,孟夫子也在思考写幅字立于文湖边,让所有学子都能受到启发。

然而看似简单的事,他们用了半辈子也没做到。

首先是写什么,文脉典籍浩如烟海,历代先贤的至理名言很多,但总是挑不出最合适的。

其次谁下笔,写字是他们最为擅长的事。

可写字讲的是气韵,如果只是平平常常一幅字谁都可写。

而要让文脉能一直传承下去,这就意外着沉重的责任。

所以,看似简单的事,弄不好就会变成笑话。

文脉和武道一直暗中较劲,云尚宫有太祖书写的上善若水,白鹿学宫的字也不能差到那里。

宋少棠放下笔,接过王有年递来的毛巾擦了一下手。

总算写好,谁能想到这个世界简体字还挺受欢迎。

接下来就该谈润笔费的问题。

“荀先生可还满意?”

荀夫子何止满意,简直是太喜欢了,怎么看也看不够。

那四个大字筋骨立体,潇洒飘逸,下面新添加的小字则气韵非凡,灵性十足。

虽同出自一人之手,境界却有着差别。

“少棠,你这字跟哪位先生学的??”

“老夫有时间也去拜访一下。”

这老头莫不是想赖账?

宋少棠的字融合诸家特长,主要学的是王书圣和瘦金体。

“自学成才,小时候家里穷,全靠一缸水写字。”

“练的时间长了,也就凑合能写。”

“荀先生还是先带我去见识一下文源井吧。”

“早听闻白鹿学宫的井水甘甜清冽。”

“今日讲那么多话,实在是口干舌燥。”

这小子扯谎也不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写字确实需要天赋和勤奋。

能把字写好,也离不开名师教导。

在整个云州书法一道,他虽不是第一,那也能排进前五行列。

至于前面那几位,都是他的老熟人。

从字的结构和神韵便能看出师承,然而宋少棠的字很陌生。

“少棠,你想不想入白鹿学宫。”

“现在你得了夫子的玉尺,按说已经是我文脉中人。”

“今日文集会你又帮诸位学子破迷障,这都是前世缘法。”

“我听说你有心入武道,你这年龄即便勤学苦练,最多也不过是个高品武夫。”

“似你这等人才做武夫岂不可惜。”

宋少棠歪头问道:“有什么好处?”

荀夫子一时词穷,读书人要什么好处。

宋少棠在高台上不是讲的很好嘛!

怎么私下又是另一副嘴脸。

寻常人想拜入学宫,要经过层层选拔考试。

只有具备灵性的学子才能得到机会。

荀夫子习惯别人主动上门的模式,猛的从甲方变成乙方多少有点不适应。

奈何宋少棠太过突出,又有云尚宫虎视眈眈。

他要不想办法先下手为强,很可能宋少棠就会变成武宗弟子。

“读书明礼,老夫就不与你讲了。”

“咱们文脉同样可以修行练气,论实力绝不输于武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