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过了二十多年的现在回看,经历了很多人事沧桑以后,徐可觉得自己从最开始的初出茅庐的胆怯慢慢磨练得大胆敢说敢做了,但是不社恐了以后,岁数大了就开始担心一些别的事,担心不够钱带家人出去全家旅游,担心世态炎凉工作不顺心……她以前还嘲笑过什么都担忧的人,到头来小丑居然是自己。但是担忧又能怎样呢?“尽人事听天命吧”,徐可这样想。还记得看的综艺里边,一位大牌综艺达人说的一句话:“活着干,死了算”,虽然听着有点好笑,也算是一种豁达的态度吧。

话说打各种工锻炼自己的过程中,徐可确实感觉自己有成长有进步多了,和别人说话也自如多了。大三那年夏天,她找到了一份在普华寺卖工艺品的工作,工作不难,有客人来就跟过去介绍柜台里的商品,没人来的时候就可以坐下来休息或者在门外晒太阳,卖了东西还会有点提成。

一天,来了几个穿着像艺术家的男的,几乎都是长发飘飘。几个人进店转了一圈没买什么就出去了,站在檐下的阴影里躲阳光,正是下午两点多阳光最晒的时候。老板把一只牛角杯递到徐可手里叫她去给客人推销。徐可看了看一个坐在门外凳子上的长发青年,把牛角杯递到他眼前,说:“这个酒杯是牛角的,很有特色。”青年抬眼看看徐可,接过酒杯摆弄了一阵,撇了下嘴,说:“不怎么喝酒啊。”徐可只好退回来。旁边一个跟他们一起的中年人跟徐可说:“他是张茂。”张茂是谁?当时徐可一头雾水,后来在网上查了查,原来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手啊。

到了大四的初夏,徐可去了东郊一个明代古迹大院里的纪念品店应聘。店长是福建人,带着老婆和小姨子三人一起经营。店长小崔的老婆玉梅比店长显得年轻多了,也漂亮,徐可觉得他们夫妻外表看起来怎么这么不般配,店长经常板着脸,还总是闷闷的不做声。

玉梅没事的时候就爱和几个店员拉话扯闲篇儿。她说起她和小崔是在福州一个商场认识的,小崔对她一见钟情,最开始她没太看得上小崔,但时间长了接触下来感觉小崔对她一心一意诚心诚意她也就慢慢接受了。结婚的时候,她家准备了十万元的嫁妆,都被小崔拒绝了,让送回去,不让她家花钱。说到这里,玉梅一脸得意的样子晃了晃齐肩烫发。

玉梅很爱笑,但她妹妹秀珍就不怎么笑,徐可记忆里没见秀珍笑过。她个头比她姐高很多,脖子总是梗梗着,像个舞蹈演员,她说她以前真的是跳舞的,拍的跳舞广告片还在电视台播出过。她的瓜子脸总是很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

他们三口晚上就睡在店里。好在店面比较大,睡得开,秀珍会在里边走廊里铺垫子睡。白天中午他们三个经常把鱼切成小条和配菜一起炒了就白米饭吃。而徐可他们几个员工就跟大院里的其他员工一起去食堂打饭。徐可最喜欢吃的菜是每周两次会有的土豆切块跟同样大小的鸡肉块加葱姜蒜一起炖,配米饭很下饭。

店员除了徐可,还有个叫小魏的,郊区村里的女子。据小魏自己说是过去日本当研修生,就是每天踩缝纫机缝衣服,干了两年回来了。小魏很开朗也很健谈,时常说起在日本打工时的见闻。另外一个叫金兰的女孩就比较内向一点,但人很朴实善良。徐可偶尔周末的时候还去金兰那里过夜过几次。

只是金兰住在郊区,附近有家制药厂,经常从窗户飘进来一股淡淡的药味。吃过饭两人会去露天广场跳交谊舞的人群中混一阵,有人来邀请徐可,是个中年人,一开始觉还没什么,但越跳越不对劲,那天徐可穿的是无袖的上衣,领子有点低,徐可发现这个男的色迷迷的一个劲低头往她胸前看,徐可一下子觉得浑身难受,中途就抽出手跑开了。

去店里上班两周后,徐可的销售业绩比较靠前,她感觉那段时间老板对自己态度还挺好,因为他跟徐可说:“你早上可以不用吸地。”因为早上到店员工要拿吸尘器吸地,把角角落落都弄干净。徐可当时毫无心机,口无遮拦。第二天早上老板娘玉梅看见她进了店就坐下不去吸地,就问她为什么不吸地?徐可说:“老板说了我可以不吸地。”玉梅楞了一下,转身进后边的走廊去里面了,一会儿就听见他们夫妻争执起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