樨鲁迭赞跪伏在地,然而声音高亢,答道:
“微臣恭谢圣神赞普垂青厚爱,受此殊荣,微臣深感恩宠。但经此一役,微臣之爱妻,大儿子,二儿子都遭叛军乱刀砍死,身首异处,王兄一家也几乎全部被歼。微臣顿觉人生绝望,不想再参与王权生活。”
“另外,请恕微臣直言之罪。如今圣神赞普才十三岁,微臣本是太上皇唯一胞弟,朝中重臣,王子又幸对圣神赞普有护驾之举,如果再位高权重,正是中原汉人所说的主少国疑,周公恐惧留言之日。”
“自古王叔身份,如掌实权,越到后来,越容易陷入宫廷权斗,在我吐蕃和中原各国历朝历代以来,屡见不鲜。”
“中原汉武帝时代的董仲舒说过:君为邦本,本固则邦宁。微臣为了避免不忠之嫌疑,避免宫廷惨剧继续上演,邦国受损,已下定决心,坚决请辞,做一个清闲清白,无忧无虑的富贵之人,还恳请圣神赞普准奏。如若圣神赞普不准,微臣只得自刎,以表忠心。”
赤松德赞看到王叔都把话说得这么坚决,这么直白,万分无奈,痛哭流涕,只得准奏。
立刻封王叔樨鲁迭赞为珠玛王,封王兄樨鲁古成为玉王,赏王叔王兄父子黄金二十万两,牦牛五千匹,羊两万头。
却说这樨鲁迭赞养好伤后,带着小儿子樨鲁古成和大量金银细软,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如有人问起,他就说自己叫燕鹏飞。根据儿子名字“古成”发音,给儿子取个汉名为燕孤城。
自此,樨鲁迭赞和樨鲁古成父子二人在吐蕃国就如人间蒸发一样,亲朋故旧,杳无音信。更名改姓后的父子二人,悄悄定居于大唐东都洛阳,从此远离吐蕃宫廷。
樨鲁迭赞携带金银无数,父子二人在洛阳西郊置买庄园,招徕几个仆佣,名曰“燕家庄”。
大唐自开国以来,万国来朝,中原西域相通,汉人、胡人及吐蕃人一直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杂处和睦,相安无间。
加之自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来的多次和亲,吐蕃王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李唐皇室血统,作为混血儿,父子二人的相貌和生活习惯跟唐人相差并不大。
这样两人生活安顿下来,过了几个月富贵清闲的好日子,燕孤城在这盛唐繁华之世的神都洛阳,也过得更加开心,这让他更觉得父亲当初抉择之英明正确。
父子二人闲来无事,整日遍访名师,读书练武,心无旁骛。
洛阳是千年古都,又是大唐两京之一,文风蔚然,书香之气甚重;洛阳辖区下的嵩山少林寺,毗邻燕家庄,所以附近武道之风也异常鼎盛。
父子二人得以大量的修习和切磋机会,二人文武之道,比在吐蕃时精进更快。
不想这天宝十四载年底,爆发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南下,所向披靡,仅用三十三天便攻下了唐王朝的东都洛阳。
次年正月,窃据洛阳的安禄山登基,自称大燕皇帝,建立伪燕政权。
大唐繁华盛世,猝然中断。正如《旧唐书·郭子仪传》所描述: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燕家庄在洛阳远郊,仅仅只是受到经济上的盘剥,燕鹏飞也一直装作普通的小富农庄。
数次有士兵过来打家劫舍,燕鹏飞每次都装作普通的小商人,唯唯诺诺,战战兢兢,拿出一些不错的钱财,士兵们心喜,就放过了这一庄人,所以受到战争的影响并不大。
这年七月的一个炎炎夏日,父亲不在家,燕孤城正在庄里练掌,突然看到窗外的路上,有一群士兵,约莫七八十个人,押着三名戴着锁链的人,正途径燕家庄。
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身穿大唐官服,似乎是大官,身材高大硬朗,五官清秀,眉毛修长而挺拔,眼神明亮如碧波。须发微白,但面庞洁白晶莹,衣袍素净,气质脱尘,虽被押在途,仍是淡泊潇洒,清癯俊逸之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