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缜密的诊断,老郎中确诊幼儿患有严重的肺热症状,形势严峻。

他迅速指导李清照准备必要的药材,而自己则着手进行治疗。

李清照不敢怠慢,立即取来药材,配合老郎中煎药,并柔声安慰那位焦虑万分的孩子母亲,保证老郎中将会竭尽全力救治孩子。

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幼儿不得不在老郎中家中留观,李清照在继续照料赵佶的同时,也加入了对这位小病号的护理工作。

她细心地用温水为幼儿擦拭身体以降低体温,并耐心地哄着他喝下味道虽苦却具有疗效的草药。

赵佶目睹李清照的辛勤与慈爱,内心充满了对她深深的敬意与感动。他更加确信,李清照的才华与善良使她显得格外魅力四射。

然而,在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那位母亲竟然突然不见了。

李清照发现后,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她急忙放下手头的活计,跑到门口四处张望,但只见一片空旷,不见人影。转身回到病榻旁,望着幼儿虚弱的模样,她的忧虑更甚。

忧心忡忡的李清照随即寻见老郎中,将孩子母亲失踪的情况告知了他。

老郎中听后露出惊讶之色,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安慰李清照:

“别太担心,或许她只是临时去处理一些急事,不久后便会回来。当前最重要的还是专心照顾好孩子,等她回来我们再详细询问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母亲仍未出现,李清照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她开始担心母亲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危险,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她想去找母亲,却又放不下病床上的孩子。

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助。

就在这时,赵佶走进了房间。他看到李清照一脸担忧的样子,立刻走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李清照将母亲失踪的事告诉了他,赵佶听后也是一脸震惊。

“清照,你别着急,我去帮你找找看。”赵佶安慰道,

“你在这里照顾好孩子,我去找那个母亲,看能不能找到她。”

李清照感激地点点头,看着赵佶一拐一拐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也生出别样的情绪,觉得可能自己做得还是有点过了,婚约之事就是民间,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在皇家,自己将这个情绪发在他身上,还是觉得自己做得有点是不是过份了。

而且感觉赵佶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伤还未完全好,就帮忙出去找病儿母亲了。她默默地为孩子母亲祈祷,希望她能平安无事。

然而,过了不久,赵佶带着凝重的神情返回,带来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他手中紧握着一封信,同时从附近村民那里得知了关于孩子家庭情况的悲惨真相:

孩子的父亲不久前因病不幸去世,留下了一个脆弱的母亲与孩子孤苦伶仃地相依为命。

在那个缺少经济来源和社会支持的背景下,孩子的母亲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孩子突如其来的重病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李清照忙碌着照顾孩子的某个瞬间,那位无助的母亲做出了一个艰难且痛苦的决定——将孩子托付给值得信赖的老郎中,自己则怀着深深的绝望选择了离家出走。

李清照听闻这一切,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同情。

她难以置信,一个母亲竟会因生活的重压而做出如此艰难的选择,这让她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母亲既感到同情又感到痛心。

赵佶将那封信递给了老郎中,老郎中看过之后,神色也变得异常沉重。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尽可能安慰的语气对李清照说道:

“李公子,遇到这种事情,我们都很痛心。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齐心协力照顾好这个孩子,让他尽快康复。关于他的母亲,等孩子好些了,我们再想办法寻找。”

李清照用力地点了点头,尽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还是坚强地抬起头,继续着手为孩子调配草药。

她小心翼翼地喂孩子喝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温柔与关爱。她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孩子能够早日恢复健康,也希望那位悲伤的母亲能够感受到一丝温暖,重新找回回家的勇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