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此事,你如何看待?”
摄政王让传令兵下去后,便走到了张大人的跟前。
他看似询问,其实,是在逼迫张大人站队。
张大人一脸惊恐。
他并不知道摄政王此时具体意图是什么。
于是,他一边琢磨摄政王的心意,一边吞吞吐吐。
“下官愚钝……”
“哼!”
摄政王冷哼一声。
“作为兵部尚书,张起先,张大人,你倒是先给我说说凌长青这人怎么样?”
张起先继任兵部尚书才几日,之前,他一直是在吏部当差。
他以“万花筒”的称呼,被群臣佩服。
朝中百官,九成以上的履历,他都是倒背如流。
这其中,自然也有凌长青。
张起先微微回想一番后,便脱口而出道。
“凌长青,十五岁从军,跟随上任凤主,南征北战,一路从普通军士,晋升成为都尉,之后,多年一直在安州驻扎,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征粮,平日大功没有,小过也无,因此,这么多年了,也没有晋升的机会……”
张起先洋洋洒洒,将有关凌长青的履历尽可能详细地说给摄政王听。
后者摸着自己的胡须,露出一阵匪夷所思的表情。
当张起先说完后,摄政王更是微微蹙眉。
“此人军事素养如何?”
“军功虽有,但也没有什么大功,不然,也不会官拜都尉就止步不前了。”
“也对,那他有过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无!”
“那独立指挥战斗呢?”
“未曾听说!”
张起先与摄政王一问一答,这让后者脸上的疑惑神情就更多了几分。
“这就怪了……”
摄政王自言自语着,他不由地对凌长青这个人好奇了起来。
他把控东夷军方已经多年。
但凡,军中的人才,稍有出色者,他都略知一二。
可这个凌长青自己是听都没听过。
“下官以为,凌都尉可能是出生贫寒,是我们等人没有在意,好在,此次平洲城之战,让他闪露光芒……”
张起先察言观色的能力,其实也不差。
此时,他见摄政王对凌长青有所好奇,便已猜到,摄政王似乎是对凌长青有所在意。
搞不好,接下来凌长青就要平步青云了。
所以,这个时候再不拍马屁,什么时候拍?
“嗯?他出身贫寒?”
摄政王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一旁的张起先连忙回应道:“对!凌都尉乃是布衣出生,当年正巧上代凤主出征北莽扩军,他应征入伍的。”
“原来如此!”
摄政王顿时豁然开朗。
东夷军队早已被三大家族把持。
军中大小军官大多数为家族中人。
因此,摄政王关注的那些人,也大多为他们三大家族的门阀子弟,亦或者做客等等。
而他们也不傻。
早就察觉到摄政王安插军中眼线之事。
更是明白,摄者王时刻留意有能力者,是为日后所用做准备。
为了攀上摄政王这棵大树。
三大家族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自然包括贿赂那些密探。
甚至,有些时候,宁可认错,也不放过。
只要是感觉像是摄政王的人,不管是下至密探小兵,还是上到军中将领,他们都会一一贿赂拉拢。
只求引起摄政王的关注。
因此,像凌长青这种人,即便是发光发亮了,在平时,估计也会被压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