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南直隶,应天府
朱元璋正在御座边踱步,大殿内的角落里,十数个大铜盆静静燃烧着,空气中弥漫着艾草与中药混合的气味,这使他有些微微皱眉。
阶下不时有信使入殿,汇报各地瘟疫伤亡人数。
“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死7860人,重病23800人,牲畜病亡不计数。”
“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死9680人,重病26600人,牲畜病亡不计数。”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死12100人,重病35100人,牲畜病亡不计数。”
...
每听到一句,朱元璋的眉间就又添一条皱纹,脸色越发黑沉。
殿下跪着的文武百官的脸色却愈发煞白,一个个恨不得将头埋在地下。
整个朝堂,只见满地的乌纱帽翅不停地哆嗦,显得有些滑稽和可笑。
朱元璋看着越发的来气。
“饭桶!都是饭桶!”
“整日张着嘴吃着朕的俸禄!一遇到事情一个个嘴闭地比城北的聚宝门还紧!”
“天下初定,民心不稳,老百姓没过几天太平日子,就遇了瘟疫。”
“你们高卧枕席,晚睡觉的时候,想到草莽间流离失所的灾民,良心不会痛吗!”
朱元璋气的一巴掌排在龙椅,群臣又是一哆嗦。
但他总是不敢说出天降异象的事情来,仿佛这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一般深深地扎在心头。
“明日午时前想不出办法来,每人杖二十!”
一听到明天中午,杖子就要落到自己的脊背,一众大臣顿时慌了神。
一时间,头也不低了,身子也不抖了,一个个满眼泪水的望着朱元璋,七嘴八舌地说道:
“皇圣明!自疫情始发,太医院就一刻不停地研制解药啊!”
“皇圣明!户部、兵部的隔离防护也是丝毫不敢怠慢啊!”
朱元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这些都是本分罢了,正要发作。
突然,左丞相杨宪站了起来,对他鞠了一躬。
“陛下,此次瘟疫事发突然,蔓延迅速,历史从未有过先例,群臣一时措手不及,实在是不可避免,还望陛下恕罪!”
说罢,又跪了下去。
这时,参知政事胡惟庸立马起身,同样也是先鞠了一躬。
“陛下,天灾难免,人祸难防!话虽如此,但此次瘟疫损失如此惨重,与朝中某些官员的不作为脱不开干系!”
说罢,便狠狠地盯向以刘伯温为中心跪着的浙东势力众臣们。
“尤其是刘大人,这些天足不出户,睡得可舒服吗?”
随后冷哼一声,回到原位跪下。
“刘大人日理万机,这些天每日只睡了二三个时辰,平添了许多白发!哪里轮得到你信口雌黄!”
刘伯温身边,有人反驳道。
“此话可笑!朝中哪位这些天睡得安稳的?别的不说,左柱国李大人这两日三省六部跑了个遍,餐食都是在马车解决的!”
胡惟庸身边,一名同为淮西勋贵的大臣小声说道。
“闭嘴,朝堂之不得无礼!”跪在最前面的李善长没有抬头,呵斥道。声音虽小,可每个人都听到了。
“唉......”朱元璋一声长叹,本就因为瘟疫焦头烂额,又看到这帮不省心的家伙明争暗斗,心中烦闷又添几分。
“伯温,你来说说吧!该如何是好?”朱元璋返身坐回龙椅,一手撑着头,望向始终一言不发的刘基。“你总该有些办法吧?”
刘基缓缓起身,抖了抖衣服,走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臣近日在文渊阁翻阅典籍,偶然发现宋朝末年,江西一带发生过一场小型瘟疫,与这次一样,传播迅速,病症相似,书记载,那次瘟疫是在如今的鹰潭巡检司附近消失的。”
“伯温不要同我说笑,天下哪有你没看过的书?”朱元璋看着刘基笑着说。
“不过,鹰潭,朕记得那里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