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后装炮炮弹腰部有一圈紫铜的弹带,依靠弹带嵌入膛线来闭气。
尾翼稳定的滑膛迫击炮弹没有膛线,而且由于是前装炮,炮弹直径必须略小于炮管内径,否则滑不下去。
所以对滑膛迫击炮来说,用金属弹带闭气的办法行不通。
二战时期的迫击炮弹是用闭气环槽来闭气的,这些炮弹弹体中部都有一圈一圈的沟槽。
这个是闭气环槽,让气流在通过炮弹和炮管内壁之间空隙时产生涡流,阻止燃气泄漏保证膛压。
当然,这个环槽只是大大减少了漏气,不可能彻底密封,所以还是会有少量火药燃气泄漏出来,但是问题不大了。
如果是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基本都是使用尼龙圈。
只要将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和老旧的迫击炮炮弹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老款的迫击炮炮弹中间有好几圈,而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只有一条白线,白线部位就是尼龙圈。
尼龙有弹性,在发射时被高压燃气挤压膨胀,封闭弹体和炮管内壁之间的空隙,起到闭气作用。
陈言奚现在没有尼龙材料,所以也只能选择闭气环槽,用来保证迫击炮可以顺利的发射出去。
而使用迫击炮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兔子军来说。
战争时期,铁打营盘流水兵,很多士兵几乎训练不到几个月,就要面临战场,甚至有些不到几天的新兵,都要面对小鬼子。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的训练部队,培养士兵的专业作战技能。
尽管迫击炮使用很简单,训练几个小时,就可以派战场了。
但是迫击炮也有一个很危险的地方,那就是重复装弹。
重复装填是迫击炮特有的一种事故,就是第一发炮弹装进去还没击发,又装了第二发。
这种故障非常危险,如果第二发装进去的时候第一发突然击发了,炮弹就会在炮膛内爆炸,炮毁人亡。
这个问题,在二战时期的所有军队之中,都出现过。
其中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二战时期的毛熊了。
偏偏在嘈杂的战场,炮手可能听不清楚哪个响声是自己的火炮击发了,再加炮手精神紧张,可能会机械地反复装填,酿成大祸。
在二战之中,毛熊军队就发生过多次莫名其妙的迫击炮班伤亡事故,经常是一声巨响火炮炸毁,炮班人员全部或大部阵亡。
一开始毛熊军以为是遭到了汉斯虎军反炮兵火力的袭击,后来经过现场勘查检验才发现,这是重复装填酿成的悲剧。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士兵的训练,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陈言奚想到了一种技术,那就是机械式防重装装置。
该装置装在迫击炮炮口,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活动挡板。
只有当前一发炮弹击发后,挡板才会被出膛的炮弹推回去,打开装填通道,让第二发炮弹顺利装填。
如果前一发炮弹没有击发,这个挡板就没有缩回去,装填第二发的时候就会挡住第二发炮弹,无法装填。
这种装置,在后来苏联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还有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炮口,可以看到类似装置,那就是机械式防重装装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