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陈昊立于虚空之。

他眼神看向东南方向。

视线所过之处,风云皆散,无不是畏惧的躲开。

陈昊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差,受他的情绪影响,天地元气暴乱,五行失衡,地下深藏的熔岩岩浆也蓄势待发。

方圆千里之内。

凡是有些道行的修行者们,无不是面色大变。

“天怒?!”

这是天人之怒!

人心合天心,人怒即天怒!

在西陵神殿裁决司当了好些年的司座,陈昊见到的黑暗也不算少了,性格也逐渐趋于冷漠无情。

而且以他自私自利又自恋的性格而言,除我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外人,外人过得好与坏他根本就不在意,看到人间种种悲剧也没有拯救的想法。

但是,在看到有秃驴勾结倭寇,肆意屠杀华夏子民时。

他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

或许,这是来自于前世的,那一点仅存的民族心。

他的怒意渗入天地之间。

进一步的引发天地元气失衡,令天降大雪,地火炽烈。

“找死!!”

周身浮起几点亮光。

几个不知道什么材质制成的金属部件,好似有自己的意识那样,自发组装了起来,金属楔扣合的声音不停响起,几个呼吸之后,一张通体金黄的大弓便出现在他手中。

弓尾两端的龙头,各自吐出了无数细金属丝,自发编绞而成弓弦。

两根箭矢搭在面。

这种特制的元十三箭,威力之大已经远超原版,而且可以同时施展多重符箭,每一个都不一样。

两道神符,一次开弓。

随着一声无声的震动,两道箭尾脱离弓身时,瞬间消失不见,只有两团乳白色的湍流闪过。

……

……

时间稍微推前。

在陈昊以己心合天心,引动天怒的短短时间里,远在北方紫禁城里的某位高人,就已经察觉到了。

那是一位高冠鹤发的道士。

他正信步走入戒备森严的玉熙宫,两旁的太监和大内侍卫见之,无不面露敬畏的拜倒在地,口称真人。

嘉靖皇帝信道。

极为推崇道教。

嘉靖十年起,礼部开启了朝臣撰写青词的升迁之路,此后,源源不断的青词写手在此路沉浮,而唯一的写作标准就是入嘉靖眼,称君王意。

另外,为专事玄修,皇帝还大兴土木,建宫筑室,对于斋醮仪式的奢侈耗费也骇人听闻,宫殿又是木质结构,宫中因为香火经常造成失火,每次失火就又要大兴土木。

所以皇宫的经济开支不断增加。

寻常人修道,也就钻进深山老林。

闲云野鹤,一人吃饱则全家不饿。

嘉靖皇帝修道则不然,他修道的花费要占GDP的大头。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请了些道士住在皇宫,其中不乏浑水摸鱼的江湖骗子,但也有真正的高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