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行!”
“别说了。”
朱元璋一见手下臣子这幅表情就犯怵。
真是奇了怪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书读的还不够,还是大本堂里的那些先生不行,他怎么就想不通为啥总有些臣子脖子这么硬的?
难道,真的不怕刀斧加身?
不过也好。
一根筋死心眼总比那帮乱臣贼子强。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好事,好事。
心里想着,朱元璋服软道。
“班师就班师吧,出征这么久,将士们也确实都想家了,太久不归,士气也会出问题。”
“也确实不能再打下去了。”
本来,刚才那些话,也确实是大捷之下突然兴起,心血来潮罢了。
他也并不认为继续打下去是好事。
虽然没有把北元灭掉,可也使其元气大伤,未来数年想必无力再派遣大军南下了。
...
略过先前的那一茬儿不提,到底是大捷来报,朱元璋脸露出些笑容,高兴道。
“诸位卿家。”
“有此等大胜在,想必大将军不日便将班师回朝。”
“尔等也都下去准备准备,朕要给大将军还有曹国公宋国公他们庆功。”
殿内,大多都是知兵之人。
他们也确实都清楚这等大胜的好处所在,亦知其艰难,所以并不曾反对,纷纷依照各自职责对号入座,躬身应是。
“臣等,遵旨。”
朱元璋微微颔首,随后又摆手道。
“成了,你们都先退下吧。”
“今日暂且不议事了,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群臣见状,左右眼神交流了一番,而后齐齐下拜。
“臣等,告退。”
皇帝今天怪怪的,他们还是不触这个霉头为好。
......
未几。
武英殿内已经空无一人,便是内侍都被朱元璋驱赶了出去。
“哈哈,哈哈哈哈!”
“吾儿,威武!”
御座,朱元璋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快意,忽然大笑起来。
先前。
当他看到军报所写,朱家堡三千堡兵杀敌五千,俘获近两万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点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当真是,意外之喜!
这下。
纵然还没有真的证据证明那位朱家堡的少年是他失踪多年的元子,可除了他,还有谁能生出如此麒麟儿?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他当年穷得连张破草席都买不起,可现如今不也成了皇帝?
眼下,他的元子虽长于民间,却能于塞外边关聚养出三千堡兵,还能以三千阵斩五千,俘虏近两万。
这与他何等相似?
若说原先还有疑惑,但如今他心中已然能笃定。
这朱家堡的少年堡主朱楷就是他失踪多年的元子,大明真正的嫡亲大皇子!
只是。
在朱元璋欣喜之余,又有担忧漫心头。
“来人!”
朱元璋突然喊道。
一直躲到偏殿的内侍顿时进来一人,跪地请示道。
“皇。”
朱元璋起身来回踱步,稍显激动地吩咐道。
“去,把武定侯郭英叫来。”
“是。”
内侍领谕离去。
而恰巧,武定侯郭英由于执掌亲军都尉府,负责护卫宫禁,本就在宫城内巡视。
因此,不消片刻。
郭英入内觐见,大礼参拜。
“臣郭英,参见皇。”
朱元璋叫起。
“起来吧。”
“这里没有外人,就不用拘泥于这些虚礼了。”
郭英面露感动,只是行为却越发恭敬,辩言道。
“皇对臣降以隆恩,臣又怎能失礼妄为,违背君臣大义?”
“礼不可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