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内,陈归海和孙放庭恭敬的站在一旁,等着林长庚看完两家的信。
两家查到的情况差不多,陶元礼家眷的生活很困难。
陶元礼是个清官,生活本就很拮据,现在他还被罢了官打入大牢,生活在都城的家眷日子就更难过了,全家可以说是吃了顿没下顿。
好在陶元礼的妻子会女红,还能赚点钱,不然早就饿死了。
他的女儿原本已经订了婚,现在陶元礼出了事,夫家怕牵连到自己,也退了婚。
更惨的是,陶元礼为人耿直,以前得罪过不少同僚。
现在陶家落了难,那些人竟然把气撒到了陶元礼家眷的头!
“你们两个,马把陶元礼的家眷接走,送到长安城。”
林长庚说着,写了一封信交给二人,又让他们找来一张地图,在面标出长安城的大概位置。
二人一个拿着地图,一个拿着信,保证道:“请前辈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老夫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只要把这件事办好,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但是谁要敢因为私心使绊子,别怪老夫剑下无情!”
林长庚眼神一冷,二人顿时感觉到一股死寂的感觉袭心头,仿佛有一把剑横在脖子一般!
二人连忙道:“不敢!”
...
飞鸽传书,一日千里。
两天后,陈家和孙家在京城的大掌柜就收到了信。
信交代务必要把陶元礼的家眷安全的送送到允州,然后再由两家的精锐护卫送到长安城。
一路要好生照顾,不得怠慢,她们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
一句话,陶元礼的老娘,就是你们亲老娘!
两位掌柜还是头一次接到主家这么严厉的信,连忙碰了个头。
两人都是各家的老人了,能当大掌柜,能力和忠心都没的说。
对于家主的安排,他们从不质疑。
叫伙计准备了两辆马车,二人一块去了陶家。
......
陶家现在的情况怎么形容呢,耗子进去都是抹着眼泪走的,小偷见了逢年过节还给扔两袋米。
家徒四壁,四面漏风。
房顶开天窗,大门漏俩洞。
窗户?压根就妹有窗户。
全家四口人挤在一间勉强能遮风挡雨的房间,老人和孩子睡床,媳妇和女儿打地铺!
这样的环境,成年人还能抗一抗,老人和小孩子肯定是受不了的。
陶元礼的小儿子,今年才八岁,老来得子,全家人都把他当成宝贝。
如果他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陶元礼的老娘陶周氏肯定接受不了!
现在,这个陶家的独苗却病了,这可要了陶周氏的老命了。
陶周氏,儿媳妇陶李氏,陶元礼的女儿陶秋儿,全都守在床边。
但她们也只能干着急,因为她们没钱给陶乐看病。
陶乐高烧不退,脸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嘴唇都发紫了。
“娘,您把我卖到青楼吧,给弟弟看病要紧,不能再拖下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