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近代几场战争的硬战中都取得了残酷的胜利“

“但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取得漂亮的胜利,取得精彩的胜利。”

“每次战争,我们革新,求变,换装,然后军事实力提升。”

“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吃到疼,吃到亏了。”

“是因为我们流过泪,流过血了。”

“但我们应不应该先变革,少流血流泪?”

“如何在和平年代,保持军队竞争力,保持战术先进性。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想的。”

“军改大潮,是势不可挡的洪流。”

“换装,我们也应该真正接受。今天不改,明天我们还是落后,还是要用血肉铺平胜利道路。”

“……”

t师师长,此时说的很坚决。

这个时候,意志就需要强烈,释放出来的信号就要坚决。

几个连长早有准备,叹了口气。

听t师师长的意思就明白了。

军改势不可挡。

未来,一定要适应潮流。

至于路线,还在探索,但大体的方向,举措,众人也懂一些。

毕竟,其他地方也在展开试点,比钢铁七团还要早一些。

集团军参谋长一直没怎么说话。

李修本来以为,这次会议纪要,会讨论演习中的具体内容。

但…令他意外的是,除了一开始提了一嘴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没有再提过演习任何内容。

其实也合理,一场团级别的对抗,本身不值得引起那么这么多师长大佬们的关注。

他们关心的,本身就应该是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甚至,李修感觉,这次会议纪要根本就是上级在灌输一些新观念。

至于演习,只是一个引子。

具体的内容,对战双方有所讨论,但是主体内容却是方向性的指导。

而说到军改。

李修毕竟是从后世穿越的,对解放军著名的十次大裁军有一点点了解。

当然,也只有一点点。

其实二十一世纪之前,裁军精简整编已经经历过九次了。

军官们之所以这么害怕,其实也不难理解。

二十一世纪之前,野战军采取的是残酷的末位淘汰。

而每一次精简整编,解放军兵员总员额都要被裁一大部分。

一九七五年高峰期,解放军编制有六百万人,到了一九九零年,只剩下了三百万。

十一个大军区,合并了四个,减少军级以上单位三十多个,一些领导和管理体制,军委军官总部机关人员精简了一半。

部队组织编成,经过撤销,合并,降级,改制共减少团级以及以上单位五千九百多个。

这种裁军比例,很恐怖。

基层军官们看着身边一个个战士们退伍,担忧与害怕藏在心底。

而团级以上军官们,经过撤销,合并,降级,改制…也是飘摇不定,大批大批的复原。自然害怕。

当然,这种裁军势不可挡,也不是李修能改变的。

军改,是为了结构优化。

是为了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第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队换装成本的问题。

削减规模,才能提高质量。

第二部分原因,就像这一次军演表现出来的内容一样。

出现了新的战争形式。

电子信息战为啥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可以用较小的成本影响战局。

只需要一个电磁干扰弹,成本上亿的坦克连队变成瞎子废铁。

总之,军改都是为了优化结构与调整。

这种提升,比起武器装备突破带来的影响还要明显。

军队建设,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科技实力发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结构优化与调整,就是关键的另一部分。。

上一次军改内容,也并非是简单的大裁员,而是战略性结构大调整,与裁军同步,陆军航空兵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新兵种,以及预备役部队的相继成立,实现了技术兵种比例首次超过步兵。人民军队迈出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而这次军改,也就是第十次精简整编,李修也知道大致方向。

裁军不是主流。

主流是进行结构与专业化的调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主流是信息化军队建设。

建设这个,是一项长期任务,长期任务需要缓慢过度。

所以,这一次会进行裁军,但数量比起前几次的规模要慢的多。

最多只有原本裁军规模的五分之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