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萧晨的提问。

管亥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主公!士兵的装备,士气,主帅的智谋,以及天时地利等,都能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好!”萧晨点了点头。

他又问道:“管亥,如今天下的诸侯,他们麾下的军队,战损率达到多少时,军队就会崩溃?”

管亥想了想,回答道:“黄巾军大多都是混子,战斗意志普遍不高,战损率达到两成,队伍就会崩溃。”

“诸侯的军队士气能高一些,战损率达到四成,队伍才能崩溃。”

“个别诸侯善于鼓舞士气,如曹操手下的军队,能坚持到五成的战损率,队伍才能崩溃,这已经是最高的了。”

管亥的话音刚落,萧晨厉声说道:“管亥,你相信在这世界,有一支军队,战损率能坚持到九成,甚至是全军覆没,他们都绝不后退么?”

此言一出,管亥当时就愣住了。

什么?

战损率能坚持到九成?

甚至是全军覆没,士兵们还不后退?

这怎么可能?

士兵们都是人啊。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心里会承受巨大的压迫。

而战损率,就是一个人承受心里压力的底线。

如果周围的人全部阵亡,战士依旧死战不退。

以管亥的认知。

他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一个人,如此英勇无畏。

萧晨见管亥瞪大眼睛,一脸懵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想不出来。

这时,萧晨负手而立,仰望天空,悠悠的说道:“管亥,我选拔的五千名士兵,可不是普通的士兵。”

“这些人都是来自于流民的家庭,他们都是家中的长子,在黄巾军来北海之前,他们都没有土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说到此处,萧晨目光流转,又问管亥道:“管亥,你可听说长兄如父?”

管亥立刻答道:“回主公的话,末将便是家中长子,对于长兄如父,深有体会!”

“好!你能明白,那就太好了!”

萧晨点了点头,便接着说道:“我选择家中的长兄作为士兵,有两个因素。”

“其一,他们都是年轻人,身强力壮,战斗力强,这是成为一名精兵的前提要素。”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家中的兄长,他们肩的担子更重,他们既要照顾父辈,也要保护年轻的弟妹们,巨大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心智更加成熟,意志也更加坚定。”

“原本饥寒交迫,处于死亡边缘的流民,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作为家中的兄长,他们深知这一点,在兄长们的背后,有自己的父辈,还有年轻的弟妹们。”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战,也不是为了你我而战。”

“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父辈,为了自己的兄妹,为了自己的妻儿,为了家族,为了更好的明天,为希望去战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