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国莲汗苏勒坦致书于安远靖寇大将军多尼麾下:王朝兴替,自有运势,名将天姿,亦受制于天命。会猎数次,朕深知大将军之能,尝叹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泱泱帅才,竟生敌营。然自起兵以来,势如破竹,终令清帝含恨、雄踞大都,此天命在卫,非战之罪也。朕非圣贤,快意恩仇,丧女之恨,已于京中斩王公贝勒报之。今向大将军许诺,不追往事,不记私仇,惟贤才是取,惟功能是拔,若肯来归,可封亲王爵,麾下诸将悉授显官。逆势而为,智者不取,事机之会,间不容发。朕于大都日望将军之来,戮力同心,共平天下,斗大金印,翘首以待。将军勿生疑虑,当早定至计以建盖世功勋。江天在望,延跂为劳,书不宣意”。
宣府镇城内,安远靖寇大将军、信亲王多尼读完这封劝降信后,将信交于众人传看,慢悠悠地问道:“诸公对伪帝的劝降书如何看?”
“王爷,此乃伪帝奸计,不降尚有一线生机,降必亡”,宣大总督佟养量第一个开口。
“是啊,王爷,我军尚有数万精锐,这些日子在宣府、山西招兵买马又扩充了三万新兵,北方数省仍为我有,江南半壁犹遵大清号令。兵强马壮,何必投降?”贝勒杜兰接着说。
两人一领头,辅国公高塞,镇国将军叶步舒、常舒,固山额真阿尔津、巴思汉,一等侍卫杰殷,一等阿达哈哈番桑图、宣大督标中营副将林国梁等皆表态反对降卫。
多尼点点头,紧盯着跪伏于地的苏尔马,苏尔马是鳌拜之弟穆里玛第三子,官居甲喇章京之职,兵败后被俘,此次劝降,为取得清方信任,苏勒坦于众俘虏中选了此人担任信使。“苏尔马,朕的家眷还好吗?”
“回王爷的话,各位福晋、阿哥、格格们均安好,只是被卫军看管着,难获自由。莲汗有令,您若不肯降,便要将阿哥们处斩”,苏尔马红着眼说。此言一出,激得在场的清军将领连声怒骂伪帝无耻。
听他提及自己的家眷,多尼眼眶一红,沉默片刻后望向他,“苏尔马,孤可以信任你吗?”
“请王爷相信,奴才虽然兵败被俘,但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苏尔马郑重地说。
“嗯,依你看,孤如果率军降卫,本人和家眷的性命能得到保障吗?”多尼缓缓地问。
“依奴才看,伪帝为人阴险狠毒,因为伪公主之死恨透了咱们满人。京师的大清宗室除了家人有领兵在外的外,尽皆被处死。奴才身份低微,降卫倒是可以活命,您是爱新觉罗嫡脉又素有战功,为伪帝所忌,若降卫,必然难免”,苏尔马认真地回答。
“嗯,看来降是降不得,只能与卫军死战到底喽!”多尼感叹一声,忽然笑起来,“来人,取纸笔,来而无往非礼也,孤要给伪帝回封信”。
这位王爷从小便接受汉文化教育,一封信须臾写成:“大清国安远靖寇大将军、信亲王多尼顿首谨启大卫国莲汗陛下:倥偬之际,忽闻美意,循读再三,心绪难平。南北臣民闻我大行皇帝噩耗,无不拊膺切齿,饮泣枕戈。孤虽不才,亦明春秋大义,不敢背叛祖宗、反跪凶仇。陛下若果有好意,请引兵北返、释满洲家眷。孤感念仁德,愿世通盟好,传之无穷。若必欲亡我社稷,唯战而已。一点痴愚,难符美意,惟陛下实昭鉴之!顺治二十一年1664年六月十日”。
见此信,在场的清朝官员顿时精神大振,因为北京被攻克、家人被俘虏而减弱的信心又恢复不少。
“先帝已崩,请王爷尽速登基,以正人心!”贝勒杜兰忽然吼道。
“请王爷登基,以正人心请王爷登基,以正人心”佟养量、桑图、林国梁等人皆跟着喊,固山额真阿尔津、巴思汉对视一眼后也跟着高呼。惟有辅国公高塞,镇国将军叶步舒、常舒,一等侍卫杰殷呆呆地站着未动。
多尼饶有深意地瞅了顺治帝的三位兄长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国家艰难如此,孤福薄,须选一德高望重者拥立为君方好”。“王爷屡立战功,又是太祖直系血脉,在诸王中最是德高望重”,杜兰还欲再劝,却被多尼打断,“此事暂且后议”。
——
“佟公,王爷这是何意?”回到宅中,杜兰问佟养量。
“吾观王爷并非不想登基,而是见高塞、叶步舒、常舒三位宗室未表态,又不知地方督抚态度,所以才选择等待”,佟养量呵呵一笑,“吾已派人去各省送信让督抚们上劝进表,别的省份相距较远,在山西的尚善贝勒、白抚院、李总镇三人的劝进表很快便至。至于那三位宗室嘛,呵呵,希望他们最好安分些”。
听了这话,杜兰大笑起来,“还是佟公深谋远虑!”
无独有偶,见多尼有称帝之心,顺治帝的三位兄长叶步舒、高塞、常舒也聚在一起商议。他们爵位虽然较低,却皆是皇太极之子,不愿见皇位落到多铎一系手中。
“六弟,多尼那小子仗着手中有兵权,竟然想称帝,须赶紧想个法子才好!”叶步舒开了口。
“是啊,六哥,若要登基也应该是您,哪轮得到那小子!”常舒也说。
高塞其实并无什么野心,平日里只喜欢研究书画和乐理,但对多尼想称帝却十分不满,郑重地对叶步舒说道:“四哥,咱们兄弟三人中属您最年长,也最有主意,请您领着咱们干”,此言等于是在说愿意拥立叶步舒。
叶步舒很满意,想了想说道:“今日众人拥立多尼,杰殷并未赞成,他手中有些兵马,加上咱们三人的亲卫,可以一搏。到时候假称生辰请诸将饮酒,制住多尼、杜兰、佟养量等人,再派人接管军队,大事可成”。
二人闻听,齐声称妙,连夜寻一等侍卫杰殷商量,杰殷果然一口答应。四人又商议了些细节,决定以杰殷过生辰为名,于明日晚间摆酒布置。
——
夜深了,宣大总督佟养量正欲歇息,忽报一等侍卫杰殷求见。
“督宪,出大事了,叶步舒、高塞、常舒他们想作乱……”
“什么!”听完杰殷的汇报,佟养量暗自庆幸自己早早便安排了杰殷做眼线,果然发挥了作用,定了定神说道:“走,随老夫去见信王爷”。
听了二人的禀报后,多尼并没有意外,只是淡淡地召杜兰、阿尔津、巴思汉、桑图、林国梁等来王府议事。众人皆赞成先下手清除内患。
“阿尔津、巴思汉、杰殷,你三人分别带兵擒拿叶步舒、高塞、常舒,拿住后以谋逆罪诛杀”,见众人皆支持自己先下手清除内患,多尼阴狠地下达了命令。随着这道军令,当晚宣府镇城内多了三百多具尸体,也为大事扫清了障碍。
更让多尼惊喜的是,又过了两日,他收到了贝勒尚善、山西巡抚白如梅、太原镇总兵李好贤等人的联名劝进表。有了这些地方大员的支持,登基方算有了底气。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道理多尼懂,也不迟疑,下令登基称帝,年号煕和。(本章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