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了毒针。茅安返回了“庐阳洞”。
刚才这么大的动静,这个趴着的人都没起来。结合之后,躲在暗处之人的歹毒出手,茅安估计这人是凶多吉少了。
吸取了毒针的教训,茅安折了一根树枝,慢慢地将那个趴着的人桶倒。那个倒在了石桌边上,胸口插了一把匕首。同时茅安发现尸体怀里还有一把匕首,似乎是拔到一半,没拔出来。
茅安一眼就认出了尸体怀里这把匕首,因为这把匕首和茅安怀里的那把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缠住刀柄的布带。
这一发现,让茅安一下陷入了纠结:
“劫财?内鬼?还是仇杀?是恰好被我撞破?还是一开始就是为了伏击我?”
茅安也顾不上对尸体的恐惧,上前搜索起,有用的线索来。
死者身披着狐裘显然是个有钱人,但是身上值钱东西一件没少,说明杀人者并非图财。
尸体尚有余温,也没有中毒迹象,匕首直刺肋间,命中心脏。很有可能死者和杀人者,本来相熟。在毫无防备之下被近距离偷袭致死。
“这就麻烦了,难道原主的组织发生了内讧?”
“那要赶紧想个办法,把那个杀人者给尽快抓出来。不然敌暗我明,组织规定一个月回归,在路上可能还会遇上伏击。世上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百密一疏就可能要了我的老命。”
“其他也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兄台,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一定会送杀你的人下来见你的,放心吧应该很快。他的动机到时候你自己问他吧。至于这些钱财,你现在也用不上了,与其留给不认识的人,不如就给我吧……”
-------------------------------------------------------------
“要找凶手,时间有限,官府靠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投罗网。”
“凶手认识死者,就有可能认识我。那就大概率非本地人。外乡人在家忻县要么住在驿站,要么住在延靖寺。”
想到了此节,茅安不由得心里一凛,没想到凶手有可能就在身边。
“记得著名侦探曾经说过,大多数凶手会回到案发现场。特别是在案发现场还没有被处理干净的时候。”
“那我就给他来个守株待兔。”
由于不知道凶手是住在驿站,还是在延靖寺。从县城到西山的路又不止一条,为保万全,茅安的要用守株待兔之计,便只能在事发地原地等待。于是,他开始仔细地观察周围地形,尽量熟悉每一处树木,石头的位置……
为了防止来往山民,行商发现凶案现场。茅安把尸体,茶具都藏了起来。
破坏了四把竹制交椅,防止有人来庐阳洞落脚,一把掀翻了四方石桌,掩盖住了桌面上和地上的血迹。
琢磨了一会儿,茅安一会儿正常走路,一会儿跑跳前进。用脚步丈量了周围环境,一边布置一边改进着“预设战场”。然后在草丛里当起了“伏地魔”。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