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寇生得相貌如何,会说大明官话吗?”

一想到倭寇的可能,朱明礼立刻询问道。

“这些人大多身量矮小,他们中有人会说官话,但说得不甚流利。”

“更多的人都操着自己的土语,我们也听不大明白!”

县尉张军低头想了想,然后道。

朱明礼一听,心中已然明白,这些海寇,正是倭寇。

所谓倭寇,是东海一带,流浪的倭人。

他们集结成团,时常沿海骚扰大明东境。

在明朝中后期,这些倭寇已成了大明东南沿海,最大的灾患。

但凡倭寇入境,百姓十不存一。

其凶狠残戾,实乃世所罕见!

在明朝中晚期,朝廷曾多次派人,前往镇压倭寇。

著名的将领戚继光,便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但整个大明,又有几个戚继光呢?

倭寇时常来犯,对大明的经济民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此刻,朱明礼暗自心惊。

如今不过是洪武年间,大明朝才建立不久。

朱明礼万万没想到,倭寇竟在这么早,就已来犯大明海境了。

这倭寇来犯,不可不防,否则必遭大祸。

朱明礼沉下心来,仔细琢磨对策。

“你说海寇约有千人?”

他又向张军问道。

“不错!”

张军点了点头。

朱明礼背着手踱了踱步,又忽然转身。

“既然咱们兵力不足,就一定要扩军!”

“要对抗这些凶狠残暴的海寇,咱们至少要三倍于他们的数量,才有胜算!”

朱明礼面色一凛,沉声道。

他这话一出,张军与陈秀二人都傻眼了。

“啥?三倍?”

“那不得有三千人吗?”

“咱们县,哪有这么多青壮啊?”

张军已跳了起来,叫喊道。

县里现在只有九千人不到,这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妇孺。

张军有此反应,实属正常。

“你忘了吗,朝廷已给咱们县里拨了移民过来!”

“从这些移民中遴选,定能选出不少青壮。”

朱明礼神色坚定道。

张军这才一脸恍然,他没再吱声。

“你去办这事,一定要将县兵的规模扩编到三千人,尽量挑选身强体壮的年轻后生!”

朱明礼朗声吩咐下去。

“是!”

张军躬身应喏。

朱明礼心中大定,有了足够的兵力,总算能对付倭寇了。

想要促进生产,就必须得保证,有个和平的生产环境。

只有抵住了倭寇侵袭,百姓们才能踏踏实实地住下来。

正当他开始谋划接下来的生产计划时,却又听一声尖声叫嚷。

“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

说话的正是县丞陈秀,他一脸焦急,这时已凑到了朱明礼身前。

“有何不可?”

朱明礼将身子坐正,侧过头来,略带些威色地看着他。

“大人,县里新增了不少移民,可粮食却不够吃……”

“照现在的情形看,县里的存粮,只能吃到冬天啊!”

陈秀面色激动,几乎是在嘶吼。

“这的确是当前难题……”

“只是……这与县中征兵有何关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