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想,他再也不用流亡千里被人追杀,性命朝不保夕,再也不用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自登基以来,国家成就了无数伟业,上对得起黎民后世,下对的起列祖列宗。他应该高兴才对。他本该如此如是。
但倘若他真的高兴,他就不是那个始皇帝了,不知为何,嬴政反到是有些怀念那朝不保夕、流离颠沛的日子了。
御书房的案几上,摆着一卷青玉竹简,是南疆青光骑十万火急送来的。
青光驿乃是在帝师张子圣的建议之下,在嬴政铲除嫪毐,真正掌握实权之时,命令修建的,横跨苍岭内外,从楚地到吴地直至百越和东海之滨的大工程。
至今还有一部分,并未完工,预计要到三十三年,才能够全部完工。
与帝国北疆的黄金火骑金火驿,并称南北两大驿。
而帝国最基础的亭,便就被收编在内,以节约成本。
而那青玉材质的竹简,乃是取青云直上之意,意为直达天听,不用过朝堂公卿之手,一般只有外派的监察御史要员和始皇嬴政的亲信权臣,才能够有这种机密直奏之权。
只见那玉简上写道:“微臣子圣,敬启陛下。”
“臣闻管子有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百越之地,物华天宝,百族杂居,虽夷狄之辈,亦大有可为矣。”
“所谓夷入华夏者为华夏,华入夷狄者为夷狄。”
“帝国天威鼎盛,军势无双,区区岭南小事,臣料想,百越胜战,以传陛下之听尔。”
“然无论何地,无论何族,但其有百年文化,灭其国易,服其心难矣。盖因乡土情重,族风甚怀。”
“是以,岭南虽再无战事,又得五郡,然其基不稳矣。今有百万大军相镇,自当无事,明大军开拔,当又起反复矣。”
“是以臣建议,彻服其心,以死其族风乡土情重。”
“如何为之?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管子曰:多财,民自留处,地自辟矣。”
“帝国自一统以来,设郡县,尊刑名,皆赖商君,商君之功,自无疑也,然商君之本意乃为革旧迎新,自商君之法以来,先王以历六世,光阴已有百载,新法可还为新?”
“吾知陛下继位以来之如履薄冰,盖因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先王、六王之未有也,而突迎于陛下,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不敢多动,亦为常理。”
“然自陛下登基以来,自臣所望,帝国内部,隐忧重重,虽军力鼎盛,然其所不及。”
“只因朝堂之上,功利盛行,帝国如参天之树,他等如蝼蚁之附,看似寻常,实则暗含祸端。”
“盖因蝼蚁因树之甜,树之爽,而争相依附,风雨之时,雷霆作响,自当争相哄去,奔逃万里。”
“国若如此,只可盛,不可衰,然世间阴阳万物,兴衰盛亡,乃是自然常理。”
“国若如此,好如枝根离地中空,则亡不远矣。”
“昔年秦人有云:西有大秦,如日初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但为君故,死不旋蹱!”
“虽其列国卑秦不与其交,欲分之而后快,然秦人之志,烈矣!其心,一矣!列国终烟消云散,始有帝国今日。”
“其无数赴难者,可为功名?但为君故矣!”
“今天下一统,陛下海纳百川,是为正道,然以功利诱之,却只得功利之臣,未得秦风之臣矣。只可同富贵,不可共患难矣。”
“若商君、张子其人,虽为六国之皮,但有秦风之骨,使其六国皮,秦骨矣!”
“秦有蒹葭之美,无衣之志,其风不差六国,然却多闻六国故土难离,旧风难忘,秦为虎狼噬人之恶名,岂非奇哉!莫非商君、张子等人,岂无国无故之徒乎?!”
“秦之美名,须广而告之,自当喧嚣于尘上,与天下倾听,而非自闭于深宫,锁于自我。”
“若此以来,则秦之虎狼则为我之威壮,而非我之患恶矣。”
“此其一疾,愿陛下鉴之,唯上幸许。”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