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地,今天就正式体验工地生活了,农民伯伯嘴里的粒粒皆辛苦,你不体验一番以天为邻,以地为友的征服大自然生活,你是不可能理解黄沙里作业的奇美的。
这片地依然是那样的熟悉,沿着马路蔓延至邻村,浅浅的绿色抹在松散的黄土地上,豆芽儿天真无邪的随风摆动,等待她们的命运会如何,她们不顾不问,因为她们懂得珍惜当下才是正道。这一片平坦有序的两百多米长的宽敞的黄土地,明天就要进行大动工了,挖机等候多时,大战黄沙就要开始,今天再走一遭,再次规划这片土地,好好造出奇幻、幽美的阁楼,让她升值,空旷美总给人无尽的想象。
这地是扁长扁长的,学校大门应该面向自己村,这边有一个池塘,要把周围用铁栅栏牢牢圈住,安全第一,或是把池塘填平,这样整个学校就和村庄连成了一片,直入学校的路变成了大广场,红旗飘在广场上空就显得威严雄壮多了。开阔的视野其实比拥挤的景物更能愉悦心情,简单大方就是美。我规划的学校要是一栋别墅学房,从铜大门进去,进入复式楼,Y型的红木梯由近及远倾斜向上,一楼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教室,四间教室,一间游戏室,游戏室后面连了一个操场,红色塑胶跑道,热乎乎的能振奋精神,围住一个绿草皮足球场,青青足印,正是绿色的希望,看今朝能踏出一条什么样的路。二楼是高年级的四间教室,三间教师办公室,一间校长室,一间与一楼相通的游戏隔空间,紧紧对称的密罗在教舍中间的过道两旁。正对教学楼的右前方是一个篮球场,红色地涂,“革命”与活力的象征,少年争夺几时休。右后方是教师宿舍,均以一室一厅格局设计,空间感讲究、艺术墙图雅致的宽敞明亮住房,共用地四百平米的两层高楼,与教学楼齐高。城堡似的建筑,带着欧式的庄严和洒脱,中式的力量与红热,当然也少不了旷野的奇美。学习环境幽静与高洁,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每个孩子能收获一个难忘的童年,能在人生最关键的起跑线上画上最光艳的一笔,为他们赢得人生作好铺垫。我预料天才少年会热衷于智力开发游戏,会在校园里流连忘返,比如帮蚂蚁回家、寻物等游戏,可以激发生命的热情,让他们脱颖而出,提高自己存在的价值,游戏的艺术人生是怎样启发诱导孩子们的,会在后面的玩名堂里有介绍。
再次走过这一段路,踩在黄泥土里,感受泥土的气息,闻一闻泥土的味道,留恋甭说了,想到以后再不能踩到了,以后再也看不见绿芽儿随风摆动了,心就一阵纠结。可是就是什么也带不走,要带走什么呢,好好把学校办成,看着新的变化就会忘记过去,就会看见新的风景,新的希望,又圆了一次金色年华之梦。不怕变化,只怕自己平庸下去,却还不自知,当别人赶上了首班车,你却再次错过末班车。要是思想觉悟高,就能毫不费力的顺应时代,这种思想觉悟是与生俱来的,与读书没关系,不经过雕琢的智慧太动人,能让我一招毙命。我总坚持奶奶的聪明,她是没读过书的经历过大战乱时代的人,她处世为人有着别人看不懂的高明,人格的高贵让我时常浮现她的身影。我认真想想,她的慧根源于不被名利蒙蔽双眼,别人看不到的秘密,她看到了。我现在想想,我办学校的初衷是为了振兴故乡的教育,但也不全是做慈善,我自己都过得艰辛,谈何为公,因为我是村里的屈指可数的大学生,相亲父老都指望着你有一番作为呢?但是你实实在在的成绩最有话语权,至少要过得体面,所以谢谢乡亲们割舍这块土地给我办学,感谢自己能有一所美丽的学校,延续生命之夏花般灿烂。同样是播种希望,学校里的希望是热和光,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可爱的果。培育祖国花朵的工程更艰辛,播种,施肥,修剪枝叶,塑造灵魂,我们成了灵魂工程师。
教育有道,道法自然,这自然的事情其实是最不自然,自古到今,教育集成一大家,古代教育家孔子,韩非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我国古代教育家倡导学习和思考并行,国外的教育家推崇理想教育,认为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按这种方式施教,就会教育出理想中的学生,这只是老师的理想罢了,完全忽略了天赋异禀,到了近代的教育之父赫尔巴特,新三中心的杜威,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陶行知,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这些教育家规范了教育的形式,如何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如何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如何施展,这个问题将是新时代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直要研究的课题。这完全接近于现代教育理念,进入二十世纪,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种学科相互渗透,比如我的数学教学,模型常常来源于物理问题,化学问题,生物问题,这样,数学知识就渗透到了其它学科,学生的知识格局和综合应用能力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适合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并不适用于纯数学研究,所以大学里不同专业所涉及的数学教材有不同的版本,以为不同的行业领域输送人才。
最新研究理念提倡教育是为了提升个人修为,提升个人信力。这就要求让长处得到更长发展,发展自己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方面,我被孩子们教训了,这表现为两级分化严重,优秀的同学特别合作,勤奋好学;不学无术的同学肆意妄为,招摇造势,自成一气,坏了一锅好汤。这哪是讲讲课就完事的,课堂要像课堂,课堂管理是个大学问,谓之管理教育,不仅要管教还要管学,对管理我得做点什么,管理功夫就是得管,是正正经经的大人管小孩式的,让我们大人的正经促进小孩也正经起来。你的管是为了不管,那就是管理功夫了,管理艺术了。课堂要精心准备,你能为自己的课堂感动,学生们也会沉迷,变得相当合作,能感知课堂的艺术美,其实是最热情的创造。这才是真的为孩子们设身处地的好,由管变成不管。后面专门有一节讲我的教育经验总结和课堂管理艺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