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第三天开始正式军训。对别人来说或者是对别的女生来说,军训是非常辛苦的,但对王小朵来说一点都不辛苦,她正好趁着军训这一个月锻炼一下自己这个弱弱的小身板。因此在这一个月的训练中,小朵极其认真。屡屡得到教官夸奖,外加上王小朵漂亮的样子,没多长时间就有好多人认识她了。一个月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原来提一包四五十件的衣服很吃力,一个月下来竟然能轻松的把这个包裹提起来。连王强都说,别多说啊,这一个月军训见效挺快呀。
服装店经过一个多月的营业生意渐渐稳定下来。有了自己的老顾客,老顾客又会能带来新的顾客。每天店里的收入都挺可观的。小朵军训之后学校放了一天假,让大家休整。趁着这个时间她对店里的收入进行了盘点,店铺大概经营有一个月左右。毛利润3721块钱。除去林林总总这一个月净赚2083.3块钱。算了几遍都是这个数,小朵开心之余是有些意外的,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物件水平可是很低的,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三十几块钱。这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小朵的预计。这比她想的好太多了。她把赚了多少钱悄悄地跟王母说了,王母自然也是又惊又喜。下午小朵又回了趟周家庄。把那三个干活的工人工资发了,给周母也发了100块钱。周母自然是高兴的。
小朵问道,娘。我这一个月净忙着军训了也没捞着功夫回来,你和爹还有大家都挺好的吧。
我和你爹挺好的,啥事没有。不用惦记家里。
那承文呢?他读书怎么样?能不能跟得上?
承文说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吃力,现在一个多月了他已经适应了,看起来没有问题。这个月的摸底考试成绩没有出来呢。成绩出来了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那就好。娘,我不能多待了这就得回城里了,明天就正式上课了。以后也只能周日过来看你和爹。
一周能回来一趟,我和你爹就放心了,其他的事你也不用管,现在就是好好学习。咱娘俩相处有些日子了,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我们都相信你。
谢谢您和爹的体谅。对了娘。咱的小作坊规模还要扩大一点儿,你们三个人做衣服一来太累,二来我怕供应不上卖的速度。您看能不能在村里再找几个会使缝纫机的做工细致的人。
人倒是有,这些日子有不少人问咱们还要不要雇人呢。
这要加人?机器怕是不够用了?现在家里有两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我再想想办法弄两台回来。您看这样行吗?
行,这咋不行?你给个方向,我们按照你的方向做就成了。
娘,你真好。
傻孩子,娘对你好是应该的!
……
日子很不经过,小朵白天有课就去没课就回来。她极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除非实在推脱不掉,她就去露个面儿。这样也让她显得很不合群,一天天就像个独行侠一样独来独往。为此,王宇不止一次找她谈话。让她注意一下集体观念。小朵心说我也想过过集体生活呀,可是我没时间呢。
这两个月以来,店铺的生意越发好了。周母带人在周家庄日夜赶工。有时候某件流行的款式还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呢。周家庄那边已经雇了七个人了,不敢再扩大规模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办法小朵只好求助于隔壁布行的李伟。李炜一听给她出了个主意,建议小朵在城郊租个大房,雇几个人在那里再开个小作坊。不过人员上最好不要超过10个人,多了政策方面就拿不准了。小朵一听这还真是个法子。于是就跟着王强又到城郊租了一个院子。两兄妹不声不响的把小作坊给开了起来。他们没敢多雇人,雇了6个人。这样的话就解决了店铺和大集供货的问题。
随着生产的扩大裁剪的工作小朵和王母已经不能够胜任。没办法小朵又求李伟帮忙给找了两个服装厂退休的裁剪工。小朵这边忙活的热火朝天,店里的衣服从秋装变成了冬装。
小朵也真正领教了东北冬天有多冷。她现在除了上学,就是窝在店里,哪里都不去。实在是太冷了。好像穿多厚都不管用。眼瞅着过两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小朵把店里的生意全部交由王母和王强管理。她自己一门心思扑在了考前的磨刀上。她上辈子学的是服装设计,虽然很喜欢做老师。可是她对中文系这门学科可是从来都没有涉足过,因此前世的记忆对她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在学习中文系课程上她跟所有学生一样都要一点点的啃书本。好在她记忆力超然,她也不知道是前任本身就这样,还是她过来带来的后遗症,反正这记忆力跟自己原先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考试那几天,突然天降鹅毛大雪。温度更是降到零下二三十度。考完试她就光荣的感冒了。这一感冒还挺严重差不多半个多月才好。这还是在王父的精心调养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