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批青年学会简单的日语、还会打枪与拼刺格斗,渡边正雄开始盘算如何把这些青年送到华北地区,补充在华中一带扫荡的日军的事了。虽然只是四百多人,但通过这次的行动,总结经验,可进一步扩达招受范围与数量,有可能给侵华日军不断增加有生力量,把战争维持下去。这么想着,他不禁得意地亨起日本群马一带的八木小调来了。

冈村宁次很重视渡边正雄的这一计划,觉得渡力的思路,很符合其以华制华的策略。正当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不断从东北与华北调出兵力到南洋阻击美军,在华北地区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出这种主意,倒也不失为一种亡羊补牢的良策。如长期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补充兵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第一批数量虽小,但用他们从前线扫荡的部队里换出一批日军到华北地区补空,用皇军的名义管理那些动摇中的伪军,给他们打气,也起提高士气,防止哗变的作用。在冈村看来,华北地区的每座炮楼里的守军中,日本兵象钢筋,伪为象水泥。没了钢筋,水泥就散了。所以,就算第个炮楼里有几个日本兵,也对伪军起良好的稳定作用。所以,从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培养会日语的青年冒充日军来充实兵力,也是一种不错的兵源。

“渡边君,”冈村宁次听了渡边的报告后,心事重重地说:“目前我军在各战场上的形势很不乐观。特别是太平洋战场上。为了阻止美军,军部从东北与华北调去大量兵力去南洋作战,但受效甚微。因军部不断调用东北与华北兵力,现在华北地区兵力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得不自找兵源来维持战争。你这批蒙满青年,既然已会简单的日语,也能打枪拼刺,那过些天就考虑把他们关到华北地区吧。”

“行,我这几天就布置这批学员的输送工作,让他们自愿去前线打仗吧。不能让他们产生被骗之感,否则让这些带枪的蒙古人到军营,有可能对我军构成巨大威胁。”

“你说得对,要想让他们为我们作战,得先从精神上感化他们,让他们自愿为天皇陛下效劳才对。就象矶野部队蒙古骑兵一样。”冈村宁次点点头说。

“不过,让他们按我们的意图行事,也并排易事。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极其强烈,我们处处小心才是。”渡边正雄想起以前的各种突发事件,多少有点后怕。

“你说得对,我们想以华制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咱持久而高消耗战争,我本来不什么认同,那些白痴们把战线拉得如此长,作战物资与兵源从哪里来?我们现在这样做,完全是不得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