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你说了算,这车归谁?”华子反问道。

“你没驾照,这车我家留下,买车钱退你。”张志成说道。其实他和他媳妇李翠花早已通过气,这也是李翠花的主意。

“钱什么时候给?”华子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钱。至于合不合作,他已经嫌烦。

“这个钱呢,按年还,一年一千,五年还清。”

“这么久?不行,按月还每月1000。”

“行吧,那就这么定了。”张志成痛快的答应,他其实要的就是这结果。

华子没了生计,回家和张月兰合计了一下。就决定去城里客运车队路边摆早点摊。

卖稀饭包子饺子。车队路边每天清晨都会有这样的早点摊贩。摆上几张小桌子凳子,煤球炉上放着铝锅虅着包子稀饭,就开张了。

县城里车站自然是南来北往的什么人都有。

维持生计是没有问题的。

每天华子和张月兰起早贪黑的擀面包饺子和包子。

赵燕还没开学,开学就去乡下大姨娘家借宿读书。

子妹俩都在城里读书的话,华子他也负担不起。

四口之家的小日子过得倒也滋润。

1991年9月1号开学了。

赵燕去了乡下读书。

赵兵去了县城二中读书。

那会流行一句话:要想学习去一中,要想打架斗殴到二中。要想偷吃扒拉去三中,要想谈恋爱到四中。

改革开放的春风自然也吹到了苏北何宁这个小县城。

何宁县城依山傍水,是苏北境内不多得的人文景观地理位置。

国门对世界打开,自然好坏参半。当然主流还是好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生意赚钱,并且受到国家的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不在是投机倒把。

港台影视剧也开始充斥了大陆各地。

少年们开始了追星,像刘德华的谢谢你的爱,一夜之间充斥了大街小巷。家家的黑白电视打开就会有这样的场景。郑智化的水手,星星点灯,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等等。

县城对于刚从农村上来的孩子,还是陌生的。

赵兵怀着好奇与新奇的心态步入了何宁二中,这个陌生的校园。

气派的教学楼,宽敞的教室,衣着光鲜的同学们,让穿着灰色夹克衫,黄色直筒裤,一双解放鞋的赵兵,显得格格不入。

“同学们,让我们欢迎一下新同学赵兵,大家掌声欢迎。”班主任老师是个中年女教室,姓王。

同学们热烈的鼓起掌来。

赵兵被安排到最后一排最左边靠窗户的一组。

同桌黄志国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穿着时尚,一身别挺的西装,留着中分发型。白皙微胖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新的环境让赵兵的心里重新燃起了求学的渴望。

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做好笔记。

很快在后来的考试中突颖而出,成功成为年级前三。成了学校里耀眼的学习明星。

用王老师的一句来说,赵兵就是后来者居上。

这一切,如果就这样一直下去的话,或许真的不错。

然矛盾来了。

黄志国对赵兵心存不满,他的父母总是拿赵兵说事。

黄志国便很反感赵兵,总是有意无意的找赵兵麻烦,挑刺。

没事就摸赵兵的头,要么就言语攻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