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刻漏,转眼冬去春来,人们脱掉厚重的冬衣,换上轻薄妍丽的春衣,如过了冬眠期的动物一样,恢复活力精神。

树木舒枝吐绿,更有迫不及待的花儿已打了花苞在枝头,一扫冬日的沉闷。

街道上人流越来越多,至晚间仍有不少人逗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要说都城中最近最热门的八卦,当属南街新开的酒肆——美人居。

说来这美人居与传统酒肆一样也是前店后院,不同的是他家门前辟了一块几尺见方的空地,也不设门,只用矮篱笆围了,里面种竹栽花,堆山凿池。虽是小山,却有人造泉涌,泉流击石之声清脆;虽是小池,里有两尾彩色锦鲤自由嬉闹,观之令人忘忧……

更奇的是里面采买、教习用的多是女孩子或者妇人,还未开业,就已激起众人满腔的好奇心,每日都有人探头探脑观望,恨不能进去一探究竟。

等到他家开业,竟要一两纹银方可入内!

众人俱都好奇的不得了,一面解囊付钱,一面鱼跃而入。进到里面,更是大奇,只见里面门栏窗格,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白石台矶,均凿成西番草花样,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果然不落富丽俗套。

待看到陈列的酒品,单是酒壶、酒盏已迷了眼睛,俱是薄胎青白瓷,或高或矮,或圆或方……细颈柔雅的有,阔口豪爽的有……众人看了没有不欢喜的,酒未尝,人已先醉了几分。

等到尝了酒,哪还有肯走的人!

有酒果香扑鼻,或微酸或微甜;有酒竹香清冽,酒味清爽绵悠;有酒冷香清幽,却形容不出是什么香味来,酒在舌尖先浅后浓,细细咂摸似有果子的香,又似有花瓣的清甜,口感细腻丰富,层次鲜明悠长……

美人居就此一炮而红,门前买酒的人每日络绎不绝,更有贵女为得新酒,一掷千金,自此官宦人家女眷宴席,没有无他家酒的。

……

章燕蓝在窗前点银票,笑得见牙不见眼。韩启看到忍不住敲了一下她的头,打趣道:“瞧瞧你这财迷样,我那清雅不俗的小弟哪去了?”

章燕蓝摸摸头,抱住银票,一脸不屑的道:“大哥你这个富商,哪里明白我这穷人乍富的心理,再说了清雅不俗是要靠银子堆起来的。”

韩启笑不可抑,推了一个描金的匣子给她,笑道:“看来我这个礼物准备的一定到位,喏,送你的,装你的银票。”

“哈哈,到位,到位!谢谢大哥。”章燕蓝一把抱起,将点好的银票放入其中,喜笑颜开。

“小财迷,收敛点。你现在也是有一万两身家的人了,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银子流进来,咱们含蓄点。”韩启斜着眼睛忍不住打趣他。

章燕蓝一点不忌讳暴露财迷属性,哪有人嫌银子多的。无论哪个世界,银子都是硬通货,缺了它是万万不行的。

收好银票,她凑到韩启身边,一脸求表扬的道:“大哥,其实盛酒的酒壶、酒盏也有赚头。我们可以多联系几家民窑,定制一些打上‘美人居’的名头放在店里售卖。民窑那里这些瓷器销路不畅,我们却是顺手,简直可以躺着赚其中的差价。还能分一杯羹给民窑,十分合算。大哥觉得呢?“

他本就面容长得出色,此时一脸信赖不设防的笑容,更是可爱,韩启伸手准备敲他额头,他笑嘻嘻躲过。

“这样小钱也入了你的眼,越发钻进钱眼子里了,你还年幼,多读书才是正经。”

“大哥你又不懂了吧,我这可不是什么小家子话,恰恰是造福民众于社稷有利的事。原因有二:第一,民窑瓷器不乏技艺出色的,但销路比起官窑来却远远不如,很多民窑一窑能出百件,却苦于销路不多,为了不占据过多物力精力,一窑只肯出五十件。如果与我们合作,打开了销路,他们一窑烧满,即使按低于旧日里的价钱卖于我们,因为节约了开窑、烧窑的成本依旧可以多赚上许多,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升瓷器技艺,还可带来民窑的发展。“

韩启听得有趣,见他说的口干舌燥,亲自倒了一杯茶给他。

她饮了茶,接着炯炯有神说道:“第二,现在大齐朝安定昌盛,百姓富裕平顺,正是消费升级……咳,正是享受优良物产的时候,许多人家都有富余,与其把钱带进赌场去赌,不如将那黑漆漆的陶壶酒罐换成精美瓷器,闲暇时还可把玩,平日里放在架上也赏心悦目,银钱上所费也多不了多少,多好!“

还有第三……,百姓热衷消费,势必积极进取,会更安居乐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