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儿还是一大早便醒来,唐氏起的更早,早饭都快做好了。

王于仕顶着寒风打开家门,怀里抱着油纸包。

见到王火儿,他便将油纸包给了她。

“把这个给你奶奶热了吃。”

王火儿手里拿着油纸包,看份量里面应该没多少吃的。不过她真的是感觉到了心酸的滋味,王于仕这么个好面子的人,现在也为了家里拿席面上的东西吃,以前他可是最不屑于干这种事情的,他嫌丢人。

见王火儿在想些什么,王于仕又道:“这是我自己那份,拿回来给你们吃。”

“那你呢?”王火儿问道。

王于仕摆摆手:“我还能饿着?早吃饱了。”

王火儿才不相信呢,这时候农村的席面都是算计了人员的,不可能有多的食物吃,王于仕定是把肉类等有油水带回来了,他自己可能只吃了白饭和青菜。

唐氏将昨日剩的鱼汤煮了饭,王于仕带的肉她先放了起来,并没有吃。

吃完饭,王火儿发问:“爷爷,这次的人家没发碗吗?”

王于仕道:“我只是去坐夜,没送人情,人家是不发碗的。”

见王火儿一脸恍然,王于仕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叹了口气。

“这家人也真惨,快过年了家里唯一的儿子死了,得亏还有一个孙子,不然他的老娘得哭死咯。”

王火儿面录同情:“这么年轻就死了啊,这家人以后怎么办啊?”

王于仕摇摇头:“谁知道呢,这次丧礼办的也花了不少钱,虽然他家原本家境不错,但是没劳动力,以后也难说啊。”

唐氏插了句话。

“谁家不难啊,还不是得过下去。”

闻言,王于仕识趣的终止了这个话题。

听说那家人明日便把人下葬,而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很少下雪的镇子上下了雪,积累的雪足够铺上地坝几公分的厚度。

院子里的孩子都特别高兴,一群人在田里地间追着风跑,因为有风的地方有雪。

王火儿也觉得新奇,跟着院子里的大队伍一起跑。

到河湾处的时候,众人偶遇了送丧的队伍,领头的是一个细细白白的小男孩,头上包着厚厚的白巾,手里将黄白纸钱抛洒在河湾处。

余下的队伍放完最后一鞭火炮后,送丧的人将手里的三角纸旗插进了河湾处的泥土里。

这时候红红带着院子里的孩子走近送丧的队伍。

她低声道:“等会儿我们就去跟着抢东西,诗诗别去啊。”

诗诗不满的撅起嘴,但是她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太小,跟着去的话只有被踩的份儿。

其余的孩子都盯着大竹篮子旁边人的动作,只要他们一开始撒东西,他们就冲进去抢。

王火儿有原主的记忆,知道这也是本地的一种风俗,人下葬的时候,要先放河灯。

送丧的队伍会按照法师说的路线走一圈,期间要放鞭炮撒纸钱,也要沿路插小纸旗,最后到河湾处,将剩下的旗子全部插进河岸边,再把准备好的河灯放进河里。

到最后,便是把大竹篮子里准备好的瓜果糖抛洒出来,如果有偶遇的人,也都可以去拿来吃,遵循的规则就是谁拿到算谁的,拿的多吃的多,拿的少便吃的少。

所以也就有了哄抢的习惯。

王红红得知王火儿爷爷去坐夜后,便猜到今天这些人会放河灯,刚好下雪了,便领着众人追雪追到河湾处。

王火儿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可是想到家里的小娃,她便决定也一起去抢些梨子和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