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燕王遣都指挥薛欢领军至宿州。

得知薛欢于宿州城下大破迎敌的宿州守军,宿州守军就坚壁不出后,燕王在帐中对他召来诸将道:“我军深入,必须速战速决。而贼军现在驻扎于宿州坚壁不出,是想与我军做持久战”。

燕王心有成竹地道:“若想破贼军此计,我得再用计截贼军粮道,使贼因缺粮不得不与我速战”。

朱高煦听到父王如是说,不由地看向了张辅。见张辅向自己眨了眨眼,朱高煦正欲请令去截贼军粮道,却听到燕王对刘荣令道:“你带三千兵马,速去徐州截断与宿州贼军粮道”。

三月二十三日,得知刘荣因贼军众多,而犹豫徘徊不敢向前,燕王欲将其斩之。见张辅等诸将替刘荣求情,燕王饶他一命后,就另派都指挥谭清前去截粮。

诸将出账的时候,张辅对刘荣小声地道:“大帅每次身先士卒的根,就在于他认为勇敢才是军人最大的荣誉。燕王平日里最爱的,也是这种敢于冒险奇袭之将。若你想来相对稳扎稳打的五军营,我可以想办法”。

见刘荣摇头,张辅从此就当此事从未发生过。

谭清到了徐州附近不久,就发现了贼军粮队。将其大破后,在俘虏口中贼军粮船,现正停在五河县(安徽省蚌埠市)的淮河上。谭清连忙率军赶至五河县,用一把火将停泊在淮河上的贼军粮船,烧得个干干净净。

谭清回军至大店(今宿州大店镇),遇贼军大部。贼军见谭清骑兵少,欲将其围之剿灭,谭清则且战且行至三千营所在。

燕王在远远看到谭清的旗帜后,并立即引兵去援救。燕王冲入贼阵,在斩杀数十人后,发现火耳灰者也已手刃十余人,一种痛快感并萦绕于燕王内心。

在燕王来援下,谭清得以引众突围后,并与燕王所率骑兵合击贼军。

见不敌燕军,贼军并向南而逃,燕王则在保持十里距离范围内将其追击。

四月,燕军扎营于小河(即睢水。自宿州经灵璧东入睢宁)。

四月十四日,燕王令都督陈文、内官狗儿筑桥南渡。

四月十五日,贼军平安率骑兵、何福率步兵分前后两路夺桥。燕王率骑兵与先到平安贼军战,平安不敌败退,燕王追之。

何福见燕王追击平安,遂率步军再来争桥。陈文率军将其杀败,则追奔于后,不过却因中伏而亡。

贼军大众得以过桥,正在布阵之际。其不远处的树林林间,却突然杀出朱高煦、都督张武、内官狗儿所率的燕王三卫。之后燕王率三千营回援,与他的三卫将贼军夹击。大破贼军的燕军此次,得以斩首贼军二万余级。

在贼军据桥南,我军据桥北,双方如此相持数日。燕王得知贼军粮尽,士兵采野菜而充饥之刻,燕王对诸将道:“贼军此时无粮,士气低落,正是破敌之刻。待徐辉祖带着援兵与些许随军粮食到来后,贼军将更难破之”。

四月二十日,燕王让守桥的千余人士兵不动,而他悄悄地领军向东而行。

燕王在东面贼军三十里处,趁着夜色而率军悄然渡河,且成功地绕到贼军之后。

见贼军没有察觉,燕王正欲大破贼军之刻,却被哨兵告之徐辉祖此刻已领着援军来到我军的身后不远。燕王只得趁贼军尚未形成对他的夹击之势前,悄然撤退。

四月二十二日,五军营与三千营合兵至齐眉山(今安徽灵璧西南),与贼军展开面对面的阵地战。第一天从白天战至夜晚,双方虽然因各有伤亡而杀红了眼,但却因天黑而不得不各自收兵回营。

第二天清晨,张辅正欲再率军赶赴战场。他却被朱高炽告知,贼军之前已经撤兵南逃。见姐夫问父王现在何处,朱高煦大咧咧地道:“老头子正在点兵,准备去追击我那大舅”。

朱高煦话音刚落,山间倏地起了大雾。见此,朱高煦带着些许怒气地道:“贼军这下子,可能会得以脱逃”。

听到翱翔天际的海东青,此刻发出鹰啸,张辅就立即吹响了口哨。在海东青顺着哨声而落到自己肩上后,张辅对朱高炽道:“我军现在还没有出营。而贼军此时恐怕是在迷雾中,不得方向地乱走一通”。

直到中午时分,大雾才得以散去。燕王这才叫上张辅,领着三千营去追。为什么叫上张辅,燕王觉得若是任凭张辅呆在五军营摇羽毛扇子(居中协调),张辅将会失去为将者的勇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