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不知道,所谓国到底是人民的国,还是君主的国?而在这场博弈中,阿傍与徐铉所代表的臣子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国主重光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徐铉疾行赶回了洪州,原本南唐的都城金陵自李璟起就已迁都,为了表明臣服于宋的态度,李煜即位后就直接放弃了金陵古都,而改到洪州减去礼制,可这样谦卑的态度依然没有让北方那多疑善战的赵姓兄弟满意。
徐铉回城所见,城中的百姓安然富足的过了惯,即便自知大军已兵临城下,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家乡的想法,若是在江南还要逃,何处还可以再找到比这里还要好的一块福地呢?他很欣赏江南人民的安然态度,所以既然当政,就绝不能负了他们。他赶到大殿,身后同样尾随那名文质彬彬的书生,徐铉对着毫无斗志的君主劝说道:“我主,国家无望,不如弃权保城吧!”
“你的意思是要我投降?”国主难得精神地说话,狠狠地问徐铉。所有人都知道这已经是唯一的选择,连国主自己也知道,可是第一个说出这个话的人必然要付出代价,背负上卖国的骂名。
徐铉绝望地跪地,但是他必须要说:“我主啊,如今情势,只能投降。西边的吴国已经倾覆,难道南唐也要遭受一片涂炭吗?”这是撕心裂肺的叩问,是无望的呐喊。
“我便是亡国之君……”重光念叨着走下台阶:“爱卿啊,我便是亡国之君!”
“一姓之亡,总好过一族之亡。”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句话,是出自大臣徐铉身后那个默默无闻的书生,却道出了千百年来战争所指向的真谛。
重光颓唐地离开,是啊!总是要亡的。
众人都唏嘘地离开,这样的结果早就有所预料,大家只看这位国主的选择:是要他一个人被唾骂着偷生,换取江南百万人的性命,还是用百万人的性命去博他一个英勇忠烈的名声?
十九与阿傍目睹了全程,这样的选择,若是自己处在那个国主的位置上,肩负起一国的荣辱与百万人的性命,考虑到万世骂名亦或是名垂千古,又会怎么选择?
她不知道。
但是不管国主的选择如何,徐铉和书生的命运都不会变。他毕竟还是一国之主,即便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荣耀不会维持太久了,但是现下他还必须维持着表面的荣光。即便所有人都感激他们是第一个道破注定结局的人,但也无法改变他们叛国投敌的罪名。你看啊!人活着就是那么虚伪!
一纸诏书传下,徐铉与书生,他们的命运就此终结。国主判:二人叛国,斩头铡身,悬头于市曝晒终年。
做臣子,到底应该做到哪个份上?十九拉着阿傍,她无法去指责重光,但徐铉与书生也没有错,有些选择我们可以决定,但有些命运我们逃不了。
“我不怨,”阿傍拉开十九的手,“你放心吧!”
“好。”她只能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其实这件事本事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十九自己也不知道这浓厚的歉意到底从何而来,但绝对不仅仅是因着一个她有可能和重光前世相识的缘分。
只是十九忘了,最先负了这个国家的人,是她啊!
如今十九与阿傍即使痛心疾首也无力改变,他们只能静默地看着,等待死亡降临,然后去追寻阿傍那颗文弱却坚毅的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