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三个孩子,已被带到百里开外的兴长县,一个位于京城正西方的郊县。

他们被丢在一柴房的角落里,此刻日已上三竿,三个孩子却还在呼呼大睡。前一日,几个绑徒怕孩子惊醒坏事便下了半倍多的迷药。

直到巳时,刘达才第一个醒来。

刘达睁开眼时,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看着躺在自己身边的刘暮和郝秋双,呆了好一会儿,完全不知是怎么回事。

刘达寻思着叫醒他俩问个究竟,便挨个地摇他们。刘达摇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把郝秋双弄醒。

郝秋双醒来,和刘达一样,愣了许久才说话:“达哥哥,这是哪儿呀,我们怎么会在这呐?”

刘达人小鬼大:“嘘——双儿,我也不知道这是在哪。我们现在不清楚状况,以防万一,大家动静小声些。你轻声弄醒刘暮,我出去查看下情况。”

郝秋双看着刘达认真的脸,便也认真地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谜团缠绕,眼睛瞪得圆又大,却极为听话地不再发问。

刘达交代完,便往门边走,准备出去,却发现门打不开,刘达从门缝中往外眯着看,发现门已被人从外面锁上,门口两丈外的左前方站着两个拿刀的人在闲聊,貌似守卫。

刘达返身,往右边一折,拉拉窗户,幸运的是,窗户可以打开。

刘达打开窗户,正准备爬出去,又缩身返了回来对郝秋双说:“双儿,我们被锁在这,看来十之八九是遇上坏人了。你赶紧弄醒刘暮。我出去探探情况,马上回来接你们出去。”

郝秋双一听,虽然心里极为害怕,但还是面色勇敢,对刘达用力地点了点头。

刘达见状,便转身往窗户走,一哧溜便爬出去了。

落地后,刘达左右环视,还好侧面周围没人,心里便松了一口气,然后挑了左边方向弯腰小跑而行。

绕过柴房、厨房等后院的房间,刘达来到了中庭一个大房间的墙根,见门口有两个壮汉拿刀守卫,赶忙身体往回一缩。

刘达心想:“有门卫把手的,里头一定是重要人物。不妨到房后墙听听去。”于是,刘达猫手猫脚地溜到后面,贴窗户根下探听。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金奎、银奎,这次你们马到成功,本座非常高兴!”

另一个新声音答道:“堂主,抓两个毛头小孩,这等小事,不足挂齿。”

洪亮的声音继续道:“此计划我们只顺利完成一半。等明日顺利出货、拿到赏银后,我们才是万事大吉!”

又一个新声音说道:“堂主,大哥,人已绑来,我们耐心再等一日,便发财喽。”

刘达不敢再听,心想得马上撤离此地,当下身体往回一缩,正准备转身之时,一只手往他后腰一拍,他吓得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完了,被人发现了。

他回头一看,看见刘暮捂着嘴在笑,郝秋双跟在后面干着急。刘达瞪了他一眼,挥手示意大家撤退,刘暮和郝秋双便轻手轻脚地跟上刘达。

三人蹑手蹑脚地、却又似无头苍蝇般四处寻路。忽听得一阵铜锣声伴着大喊:“人跑啦!人跑啦……”原本的寂静被此声一下打破,周围人声沸腾起来。

三人一听,知道逃跑已被人发现,便撒开腿跑起来。刘达聪明,带着两人往人少的地方钻去。三人慌不择路,一头扎进了一座僻静的小院子。

刘达领头,最先看清眼前的院子:院子后靠着一座奇秀的山,清脆婉转的各类鸟语不绝于耳,园中的两棵大树树冠撑开,遮盖了三分之二的院子,飘落的树叶已被扫至树根脚下,院中只有一座小阁楼。如此雅致的景色连经常出入皇宫的刘达和刘暮都被吸引住了,而郝秋双却被房内传来的绵绵琴声吸引得脚步不听使唤地往那走。

等刘达回过神来,想去拉住郝秋双时,已经晚了,郝秋双已推门而入。此刻的她忘却了院外抓人的喧闹、忘却了危险,只知去寻这好听的琴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