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密友家人倒使了法子,让她归宁不必流放,只不能带犯官血脉的女儿。那密友无法,只得求家人将女儿卖与了昔日好友冯老夫人。
这冯老夫人倒还有几分义气,加之彼时长子虽已成亲,尚无所出,儿子又在外求学,膝下空虚,便待这李玉蕊吃穿用度如亲女一般。
这李玉蕊本心思玲珑善逢迎,过了五年事熄,甚至将她的官奴身份消去了,只待再三年便能消去奴籍嫁人了。
可这玉蕊是个心气儿高的,虽遇大变却几乎没吃苦,心中仍拿自己当个官家小姐,琴棋书画也是一样没落下的。
眼看着冯老夫人给她挑选的成亲对象,不是土地主就是小商人,心中难免忿忿却也没奈何。
最终定下了一个布匹商人,只待奴籍一销便嫁人。
那时冯大人已和师长之女谢清莲结亲六载,膝下只得一女。
玉蕊也时常听冯老夫人抱怨,这谢家势大,自己姑娘不能生,还定下个“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破规矩,管自家便罢了还想要管女婿之类的话,心中就不免有了想法。
恰逢冯老太爷过世,冯大人一家回老家治丧,这李玉蕊便在冯老夫人的有意无意默许下爬了冯大人的床。
本只待怀孕便可乘机留在冯家,可偏偏巧的是第二日便被谢氏撞破,谢氏激动之下晕了过去。
大夫诊脉才知,她已有月余身孕,而冯大人三月丁忧结束之后,正要求谢家帮忙运作一二,重返官场。
这时冯老夫人便火速令良辰嬷嬷灌了一碗避子汤,然后将李玉蕊送回了临县的外祖家,而冯大人久不在家,以为只是一个胆大的丫鬟,便也未多加过问。
哪知当年李玉蕊的母亲归宁第二年便病故了,又两年外祖母也去了,如今只剩一个庶出的舅舅一家,这舅舅好赌,自嫡母去后家境早已没落,如今见一个正当妙龄如花似玉的侄女,又还是奴籍,便转眼就做二十两卖给了人贩子。
后李玉蕊因姿色尚可,便被一从皇宫荣归的老太监挑中当贴身丫鬟,这太监不能人道,却最喜折磨女子取乐,李玉蕊本已心存死志,可却在一次昏迷后被诊出身孕。
那太监无后,本也收了几个干儿子,如今却觉得有几分天意,白送一个儿子给自己,倒待李玉蕊好了起来。
孩子出身三年后,王朝将覆,已天下大乱,老太监家被一股路过的兵匪抢劫一空,老太监被枭首示众,众女眷因多是被掳来的倒大多放了,只余了几个姿色姝丽的,供几个首领挑选,其中便有李玉蕊。
她本貌美嘴甜,腹有诗书,又兼有几分小聪明,很快就笼络了首领,携子随军北上。
后种种波折际遇就不多表了。
旧朝覆灭、新朝初立。不知一个女子怎样带着孩子在这个飘摇的世间坚强地活了下来。
总之,她在北边看到了皇榜,听到了冯冀容的名字,多番打探得知,冯家不但未曾覆灭,还身居庙堂高位后,便携子到老宅这边认亲来了。
“且不说你喝了避子汤,这孩子看起来不过六七岁,若是我冯家孩子应当有八九岁了,你莫不是当我年老眼瞎?”老夫人听完之后只是冷冷地提出质疑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