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吃不饱饭,地里的活计干得就慢,地里不出活,赵季海就犯愁。家里55亩地,30亩良田都种上麦子,到秋了,交税粮换银子都指着地里的收成呢。20亩荒田种的是红薯,一冬天的吃食就靠红薯,水田少,种出的稻子交完税家里还能剩下不少,小儿子爱吃米饭,得给冬宝留些,孩子一年到头跟他念叨白米饭呢,想到小儿子那么大了还是个爱撒娇的性子,赵季海真真是疼到骨子里了。
等在地头吃完午饭,看着这一上午的活计,赵老汉不禁叹口气。春宝小时候读了几年书,没读个啥样,在县里连个账房先生的活计都找不到,只得回家种地。地里的活计干得差,春宝是个慢性子,什么时候都是不慌不忙的,地里的活计还不如老三媳妇干活利索。老大媳妇倒是能干,干活比头牛都强些,是个好劳力。老三两口子干活是不惜力气的,可两口子的身子骨都不结实,累狠了第二天就爬不起来了,老四是个躲懒的,家里又最小,师傅的木匠铺子没人了,那些学徒都回家帮着收地,他也不知道回家帮忙,就知道在县里瞎混。
今天看着架势老二这是气还没消呢,老婆子真是越来越看不明白事儿,老二媳妇一顿饭又能吃多少,非说她干活没出力,不给馍吃,害的老二吃不饱饭,干不动活。今年初老二媳妇刚嫁过来,种地时还跟着下地了,要不是老四找事,婆娘偏心,把老二媳妇好好一张俏脸打成了猪头,老二也不能生这么大的气,他可是看的真真的,老二的拳头攥得紧紧地,要不是老四的脚伤着了,今天的一顿好打时怎么也是逃不过去的。
赵季海老汉看看天色,叹了一口气,招呼儿子儿媳妇家去。进了院子,屋里静悄悄的,老二媳妇听到动静从屋子里出来,端出洗脸水和布巾递了过了。赵老汉洗完接过布巾搽了把脸后才慢悠悠的问道:“你娘呢?可是不舒服?”昨晚把婆娘说的狠了,今天一早婆娘就没起床做饭,现在老二媳妇在家做家务,婆娘歇着就歇着吧,只要不耽误地里的活计就行。
“娘去县里看四弟了,说是不放心四弟,要在县里住几日。”
这躲懒的婆娘,赵老汉一口老血涌上来,正是农忙时节,自家的婆娘不下地、不做家务、因为跟媳妇置气还跑了,真是越老越不懂事。斜乜了老二媳妇一眼,这也是个搅家精,不是不愿意下地吗?行,我看家里这么多活计你怎么干?
“行了,吃饭吧,晚上也不用做活,一人就吃一个馍吧,老二媳妇,把剩下的馍放回去,明天早上吃,地里不出活,就都少吃点饭,再不收完地,赶上下雨一家子都喝西北风去。”
周氏低声应了一声,留下7个菜馍,把剩下的7个馍放进簸箕,吊在水井里,这么热的天,馍放在厨房一晚上就得酸掉,家里男人闹肚子干不了活,公爹准得骂死自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