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得贼寇脚步之声越来越近,似欲到了洞口,海秦一使眼色,钱乙知意,忙命众人扳倒大瓮,瓮口对准洞口,瓮内所盛石油如决口之水,肆意朝洞内奔腾而去。

刹那,只听得洞内厉言高语顿起,颇似责骂之词。

钱乙命人退于洞口数步之遥,点燃数十根火把,齐朝洞内扔去。

数十根火把腾空翻跃,犹如火龙之舞一般飞了一阵,齐齐没于洞内。

“轰”的一声,洞内火光立起,蹿起丈高左右火焰,炙热扑面。

众人虽离洞口颇远,但已听得洞内嚎叫之声不断,呕哑嘲哳,极为凄惨难听,有如万计老鸹齐声哀鸣。不久,聒噪之声绝于耳际,洞内复归平静。紧接着,洞内依稀飘来焦肉之臭味。

海秦平日耳闻倭寇之暴行,早已义愤填膺,恨不得生啖倭寇之肉,笑饮倭寇之血。可是此刻,见倭寇死状极惨,不觉动了恻隐之心,面有戚色,似有不忍。

孙丙见状,测知海秦良善之心有负,宽慰言道:“海少侠不必自责,倭寇平日杀我兄弟,淫我姊妹,落得如此下场乃死有余辜。”

见海秦不语,孙丙继续言道:“我还要进劝海少侠一句:良善之心必对良善之人,切不可滥施。否则,对贼寇乱施良善之心,且不论重蹈东郭先生与狼之覆辙,又如何对得住被倭寇蹂躏之我大明百姓?!”

孙丙一席肺腑之言,令海秦醍醐灌顶,顿觉自己失了善恶分寸,不由向孙丙拜谢:“听孙兄之语,胜似十年寒窗。”

孙丙见海秦已然释然,不觉欣慰,随即率众清扫战场而去。

此时,李丁率众归来复命,毫发无损,众人又是欣喜了良久。

天色即亮,铁三下山禀告海秦,第三道机关一切安然无事。

众人一战告捷,振奋不已,毫无睡意,索性一起谈天说地、遐想日后开来,岛上一时融融乐意。

海秦连日来为抗倭之事劳顿,无暇儿女之情。今见倭寇已平,无了羁绊,思念冷晶之心顿盛,恨不得立马飞至厦门,面见冷晶,互诉相思之苦。

清早,海秦将众人聚于大厅之内,言道:“我本事外之人,谁料天赐良机,容我与众位兄弟相逢此岛,并肩作战,趁势灭了倭寇,还我大明海防之安宁。今倭寇已除,我也该返还厦门与友人相见了。众位兄弟,你们或留或走,悉听尊便。”

众人这些日子与海秦相处颇为融洽,如今听他要离开此岛,不觉心有不舍,纷纷出言相留,岛上一时喧哗之声纷起。

海秦确有要事处置,但见众人挽留之声四起,不好立时拂了众人胜意,不觉万分为难,犹豫不决。

铁三看出了海秦之窘境,私言相劝海秦:“海兄你不必多言,一切听我向众人释明即可。”

海秦心有感激,言道:“全凭铁兄做主。”

铁三开口言道:“众位兄弟,海兄毕竟非海岛之人,此番回去中土也是有要事相办,万望大家不要羁绊于他,切不可因挽留之举坏了海兄大事!”

众人本自知道海秦绝非久留之人,只是于情无法割舍,这才喧闹不已,此时听铁三如此言说,知道已无良法留住海秦,只好默不作声。

铁三见大家情绪低落,甚是怜悯,继续言道:“我在中土已无家人,诸位愿留此岛的,与我一起居岛而生,过寻常百姓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岂不快哉?不愿留岛的,海兄会发下船资,我会派船将大家送回中土寻亲安家!”

大家久在岛上见识了铁三之行事仗义,如今又听了铁三之言,觉得十分有理,纷纷点头称是。

铁三见众人释怀,立时邀大家立为两列,留岛与出岛之人各居一列,以为点数。

不一会,留岛之人与出岛之人便清点完毕,除十几名勇士在中土已无牵挂而情愿久居海岛之外,其余勇士匠人均愿回归中土。

铁三备好船只,聘好船夫,奉上赀助,送别返回中土之众人之后,方才腾出工夫与海秦话别。

海秦见铁三经日历练了许多,处置冗务甚为得心应手,当下颇为心慰。

铁三问道:“海兄,俘获之倭寇如何处置?”

海秦言道:“兹事甚易,可令倭寇出具悔过切结文书,以汉字与倭语双语写就,供认犯我大明疆土之罪,以为后世警示效尤,再派人将他们交予平湖官府法办即可。”

铁三又道:“可是本岛之上,倭寇不通我言,我不晓倭语,如何写得?”

海秦笑道:“铁兄不必为难,平湖迫近倭国,官府之中自有通晓倭语之士,你只需派人将去意言明,官府自会遂你所愿。”

铁三不胜悦意,问道:“可否赐教悔过切结之语?”

海秦思虑片刻,言道:“钓鱼山自古乃大明之疆土,倭人多次侵扰,实属无理。今有大明子民,生擒我等犯岛之人,教化礼仁,放我生路,我等不胜感激。在此愿发下宏誓,倭国子子孙孙,累世不得侵犯大明疆域,违者愿受天罚!”

海秦念罢,补道:“我以上所言之悔过切结之语,断要译与倭寇,令其诵读三遍,知其言,明其义,心甘情愿誊写具名方可。”

铁三拜道:“愚弟记住了。”

铁三令人将海秦之言誊写于纸上,交与押解倭寇之人,叮嘱了几句,方令大船朝平湖方向开去。

海秦见岛上一应事务皆已结罄,便于铁三等人言别。

海秦礼道:“铁兄,我这一别,我俩有生之年,不知是否还会相见?铁兄居于此岛,远离中土,多有贼盗叨扰,还望铁兄万事多虑,方能防患未然,立于不败之地!”

铁三见海秦临别之际,尚在为己担忧,不禁泫然泪下,泣道:“海兄之言,我铭记于心。唯冀来日方长,我俩定有相见之时。海兄如在中土诸事不顺,可要记得来此寻我!”

海秦回道:“谨遵兄长之训。”

说罢,海秦与铁三互相施礼别过。

海秦依依不舍登上铁三准备的大船,挥手向岛上之人作别。其后,大船拔锚启程,直奔中土而去。

海秦立于甲板之上,眼看铁三身影越来越小,不胜凄惶。及至后来,铁三与钓鱼山淡为墨点,最终,齐齐消失于沧海之茫。

有感此时此情此境,海秦目及钓鱼山方向,黯然泪泣念道:“识兄车马稀,逢君大义旗,不忍离别际,徒自伤悲戚。”

念罢,海秦收泪,寂然入舱休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