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疾驰如飞的骏马,许夏和穆娴如在日头快要落下时到达了临京,进了城便不能骑马了,她们只得下马步行。
穆娴如送她到北街口,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北街上却是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反而越发的热闹起来。
她看着人们脸上笑容满面,携子出行的不在少数,大部分的人都穿着鲜艳的新衣,许夏疑惑的问:“师姐,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嗯?你不知道吗?今天是开元节,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日张灯结彩,穿戴一新,来到大街上参观游城庙会,这几乎是每年的传统,以前我爹娘也……”说到此处她忽然停下,眼中有些茫然。
许夏识趣的没有追问,等穆娴如回过神来,对她说了一声抱歉,便匆匆告辞,临走前塞给了她几碇银子。
望着穆娴如牵马离去的身影,许夏久久的沉默,周围的热闹好似与她完全无关,除了两只耳朵听着。
一个拿着竹制小玩具的小孩儿从她旁边跑过,不小心撞了她一下,有礼貌的停下来对她道了声歉。
她这才恍然发现,徐五这个狐狸并没有告诉她具体的位置,北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今日又恰好逢节,人来人往彼此都看不清楚脸面,上哪去找这个徐五呢?
“可恶。”她气愤的咒骂了一声,望着有说有笑的人群,就像一把燃的极旺的火被猛的浇了一盆冷水。
无法,她只得将师姐给她的银子揣在兜里,漫步目的的朝前走去,人海中只有她一人是孤单的,凸显出她就像个异类。她混不在意,慢悠悠的朝前走去,时不时的看看街边的摊子上卖着什么小玩意。
街上的小摊子几乎清一色的卖些自制的玩具,小吃食,或者演人偶戏。
许夏停在一个人偶戏摊子面前,周围和她一样驻足观看的人很多,只见一个小贩在摆弄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人偶。
小贩把手套进人偶里面,手指控制着人偶做些搞笑的动作,讲些无聊的故事,嗓子故意捏的很尖,说话阴阳怪气,许夏看了一会儿便感觉到不适。
但周围的群众却看得颇有兴致,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大笑,抚掌叫好。她只好退了出来,继续往前走。
可能古今笑点不同吧,反正她是觉得没什么好笑的。
北街的左侧临水,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河面上漂着几艘运输货物的小船,许夏看着船工忙活的样子,即使是在节日有些人也依旧很忙碌呢。
忽然,从上游漂来两盏荷花灯,摇摇晃晃的好似浮萍,上面安插着一根蜡烛,此时已经快要熄灭了。
船夫看着这两盏荷花灯心里直憋着一团怒火,抬起船桨一下子便将灯给打翻了,被打翻的荷花灯就此沉入河底,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许夏觉得有些无趣,四周一片热闹,可她却深知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因为系统出现的问题和徐五的爽约,都让满怀心事,郁闷的喘不过气来。
“小姑娘,买一斤梨子尝尝吧?很甜很新鲜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叫住了她。
许夏偏头看去,只见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兜售梨子。
老妇人的面前摆着几个箩筐,里面装满了梨子,她手里拿着蒲扇,驱赶蚊虫,借着那扇来的风可以隐约闻到香甜的梨香。
许夏驻足微笑,“您的梨子怎么卖?”
老妇人伸出手指比划,“一两银子一斤,保证好吃。”她质朴的笑道。
许夏在这里好歹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对于这个地方的物价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两银子一斤可以说是贱卖了,许夏拿起一只梨子握在手中,色泽微黄,新鲜饱满。要她说的话绝对不止一两银子。
她拿出穆娴如给的那几碇银子看了看,大概二十几两,雇辆马车回洪山是足够的,但要是再花掉一点的话就未必够了。
“那我买半斤尝尝吧。”许夏苦笑着说道。
“咦?半斤吗?你等会,我拿秤过来称一下。”听见她的话,老妇人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依旧热情的笑容,拿来秤杆秤砣,称过后装上半斤梨子在一个小竹篮里给她。
许夏接过篮子,交给老妇人一两银子。
老妇人刚要找给她钱,许夏便已经转身离去,轻飘飘的扔下一句话:“不用找了,我不要散钱。”
继续往前去,也依然没有瞧见徐五的身影,她几乎可以肯定,自己被徐五这个混蛋给耍了。
郁闷的她手捧着梨篮,一边走一边捡起一只梨子送到嘴边,但随即想起这梨子好像还没有洗过,于是她干脆将梨子用袖子擦了擦,咔嚓一口咬了下去。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她祖母以前常跟她说的一句话,曾经她并不认同,如今却已欣然接受。
梨子的汁水甘甜可口,十分解渴,这也多少让她烦躁不安的心稍稍安定下来,步子逐渐轻快。
说来这里的确热闹,许夏走了许久,遇到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看看,看完便转身走人,一路停停走走,不算太无趣,也并没有并没有多么的兴义盎然。
突然,她的左边跑来一群玩闹的孩童,她后退避让,没看着身后,不小心撞到了一个男人。
“抱歉!”她赶紧道歉,又又侧身让开了一些距离,篮子里的梨子差点掉出来。
眼前的男人灰衣破烂,蓬头垢面,微低着头,看不清面容,听见许夏的道歉只是木讷的颔首,慌张的跑了。
“奇怪的人。”许夏看着他慌张离去的背影,小声的嘀咕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