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微亮,沈无复和沈胥就准备出发进镇。

母亲柳氏将菌菇、兔皮等一些山货装在一个竹筐里递给沈无复,又嘱咐了几遍要买的东西,这才让沈无复带着沈胥离开。

从河溪村到镇上徒步需要走上一两个时辰,但如果坐牛车的话,不仅省力,而且一个时辰内就可以到达,这也是为什么要和住在村东的大川哥一起走的原因,因为大川哥家有一辆牛车。

大川哥全名叫张大川,刚接了父亲做木工的手艺没几年,平时农耕和做木工之余会用废木料做一些小凳子、首饰盒、小木雕之类的小玩意,等做得多了,就会集中运到镇上卖。

沈无复和沈胥两人来到村东张家门口时,张大川和他的媳妇陈氏正在往牛车上装木头手工。

沈无复上去招呼道:“大川,我们来了,这次又要麻烦你了。”手也没闲着,帮着张大川把东西装到车上。

“沈,沈叔,哪儿的话,先,先在一旁歇,歇着,我,我们,马,马,马上就好。”张大川憨憨地笑着。

“大川哥,我也来帮忙吧。”沈胥也上前帮着搭了把手。

“小,小胥,这次也,也去啊,欢,欢迎。”

“哎呦,嘴巴不利索就闭着,说个话能把人急死,沈叔,小胥快别理他,这块木头越说还越来劲儿了。”媳妇陈氏是个活泛人,心肠好着,嘴巴却带刀子,小夫妻刚结婚不久,前段时间有了身孕。

张大川被媳妇训了一顿也不生气,直嘿嘿地笑,帮东西也越得劲儿了。他知道沈胥身体不好,所以没怎么让沈胥帮忙。

大概半柱香的功夫过去了,所有的东西都运上了车,正准备启程时,张大川的媳妇陈氏拉着沈无复特地嘱咐道:“沈叔,到了镇上可帮我看着点,大川这人你也知道,嘴巴笨,做不来生意,遇到精明的人准被吃得死死的,要不是我身子不方便,定然不会让他一个人到镇上去的,可别再让他被人忽悠了,东西卖不出去还都不打紧,最怕他一个铜板两个铜板的往外卖,想想都觉得亏得慌。”

“记着了,我会提醒大川的。”沈无复笑着答应了下来。

朝阳初升,大地还蒙着一层薄雾,张大川架着牛车,载着沈无复和沈胥往附近的临水镇前进。

临水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内水网密布,烟波袅袅,随处可见乌篷船慢悠悠的荡过。

沈胥一行人进了镇,又拐了几处街巷,这才到了大川哥要摆摊的市集。

接下来沈无复要去附近的杂货铺和酒楼先把带来的山货卖了,再去置办瓜果等节礼。

说起来这次进镇时间一点都不宽裕,带着沈胥反倒添麻烦,而沈胥自然也不想被束缚,所以两人很快就有了默契。

“爹你快去忙吧,我这么大了,不用管我的,我就在大川哥摊位附近转转,顺便帮大川哥看看店。”沈胥很懂事地说道。

沈无复点点头,又对张大川说道:“大川,这小子你帮我看着点,别让他惹麻烦,我办完事马上就回来,还有早上临走的时候,你媳妇叫我提醒你,东西别卖得太便宜了,你可要记得。”

“沈,沈叔,你就放心去,去吧,我,我心里有数。”张大川已经把摊位张罗开,把一件件木工作品摆上,等待着客人上门。

沈无复这才放心,临走时又摸出五枚铜钱交给沈胥,叮嘱道:“这钱你拿着,饿了买两个烧饼或者包子吃,千万别让你大川哥掏钱。”

沈胥拿着钱,望着沈无复在人群中渐渐远去,一股兴奋劲儿窜的一下就上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临水镇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要主攻的市场,既然如此,市场调查可不能少,起码对临水镇的商业规模和商铺经营种类有个大体的认知才行。

“大川哥,我去附近转转。”沈胥丢下一句话正欲离开,“别。”张大川突然叫住。

“大川哥,我爹都同意了,你就让我去吧,我保证马上就回来。”沈胥苦苦哀求道。

“别,别去太远。”

“……”

呃,原来是这个意思,沈胥楞了一下,莞尔道:“放心吧,一会就回来。”兴奋地迈着脚步,一会便蹿进了人群中。

临水镇的治安还算不错,只要规矩着点,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麻烦。

沈胥也算小大人了,懂事又机灵,所以张大川放心让他一个人在附近转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